![文化的元气_60fd855e4a763.jpeg](https://c.epochtimes.today/wp-content/uploads/2021/07/e69687e58c96e79a84e58583e6b094_60fd855cb439b-678x381.jpeg)
今天阳光中静心的时候,一遍一遍地听着梁祝的《化蝶》。我问自己,想从旋律中听到什么?
我静静地听,听到了浪漫欢快,听到了青梅无瑕;我细细地品,品到了忧郁无奈,品到了伤心绝望。可是我仍然觉得煎熬,因为还有一样东西,我知道它就伫立在那里,却左右都无法扑捉它的原型。
此时,一位元朋友发来一个西方的音乐视频,一种强烈的对比中却隐藏着一个共性:“内敛!”是的,当你想扑捉一个虚拟的感觉时,转换到强烈的对比中,更能够清楚地提炼出那个隐藏在对比中的共性。
我恍然,是的,“内敛”,中国文化中得以传承了五千年的特质,这个特质成就了中华大地上的每一脉人文艺术,甚至古老的科技与建筑中,都蕴藏着“内敛”的精髓,这个精髓,在《化蝶》悠扬揪心的旋律中,正荡漾着它动人心弦的呢喃。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华大地上“内敛”的旋律消失了,沉没了,七十年代修复少许,八十年代稍有稳固,九十年代逐渐被忘却,本世纪初始,已经被茫茫的经济盲流彻底摧毁。
有些东西我们弃之而不悔,丢之而不念。我1983年离开中国之后,总是念念不忘一样东西,这个东西和我的祖国紧紧相扣。从过去幼稚的心念中,到现在沧桑的心态里,这个东西在今天的阳光中,脱颖而出,在阳光的静心里,把我生命至此的里程,勾画在《化蝶》的旋律中。
所有摧毁性武器,它的爆破,都必须在强烈的压力下瞬间得以爆发,而这个爆破前瞬间的“压力”,就是“敛”。“敛” 字和“险”字,有着相似的形态,“敛”的能量用之不当,则会爆发险情。
缺乏“内敛”的爆破,就是崩溃。中国人,用了五千年修炼了内敛之气,内敛的气质曾经是中国文化最自信的“品牌”。而今天,中国大地上蔓延的险情,已经强烈地告诫我们,我们必须找回曾经的内敛之力,不然,人文的坍塌,一定会导致山河的崩溃。
如何找回内敛之气?
借而不偷,谢而不贪;忍而不吵,让而不闹;延而不斗,缓而不争;化而不怨,解而不恨;信而不骄,任而不傲;矜而不狂,持而不妄….. 中国五千年的修炼,修出的是内敛之美,炼出的是内敛之慧。找回无需跋涉,抬头就在眼前。
内敛是中国人的基因,是中国文化的元气。
我的心曾经疲惫,我的情今天回归,我用这首多年前在阴雨中写出的诗,来祝福今天阳光中找回的元气。
《古老的雨季》
望着越发模糊的地平线,
这个雨天,
我不知该不该打伞。
灰沉的天空,
倒挂着沧桑的脸,
不时地变换着,
对世界的漠然。
柔和的雨点,
冲洗着时间的底片,
隐约地,
现出了古老的画面。
古老的画面古老的脸,
印着一段古老的缠绵,
古老的故事中,
还有没说完的誓言;
古老的草原古老的山,
留着古老的脚印,
一串又一串,
古老的徘徊,
带着一丝无奈,
留恋往返;
古老的小河古老的船,
荡漾着古老的歌声,
停止在一半,
古老的小屋古老的弦,
弹奏着古老的情怀,
一遍又一遍。
望着这古老的雨季古老的天,
我不知该不该打伞。
中国的化蝶,融化由内而外的内敛:https://youtu.be/NXBL6iftZmw
西洋的表演,发而不爆的内敛,呈现出绅士的风格: https://youtu.be/ZhnV_HoPMpM
@
责任编辑: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