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癌多是「養」出來的 3種異常不可輕忽(圖)

社會經濟起飛,飲食習慣的改變,罹患腸癌的人數高發,且年輕化的趨勢非常明顯。腸癌一般是指大腸癌,包括直腸癌、結腸癌,俗稱「富人癌」,主要的原因是吃得太「好」,動得太「少」,長期下來導致腸道內發生病變。

腸癌的發病率逐年上升除了和遺傳有關之外,還和生活中不良習慣有很大的關係。腸道是人體消化系統中的重要部分,人體所需的大多數營養物質都由腸道所吸收,80%以上的毒素由腸道排出體外。

關於腸道的一些數據,你瞭解多少呢?人體70%的免疫力來自腸道;95%以上的感染性疾病與消化道有關;人的一生攝入大約70噸食物,都要由腸道處理;人體70%的免疫球蛋白IgA在腸道內……

腸癌多數是「養」出現來的

一個人的壽命長短和腸道是否健康有很大的關係,以下幾個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不良習慣是腸道「癌變」的主要因素,如果你也有這些習慣,趕緊戒掉吧!

1、時常熬夜

經常熬夜晚睡,會使睡眠不足,降低身體免疫力,增加癌症的發生機率。

國外一項研究表明,睡眠不足可以改變身體內腸道菌群的平衡,而腸道菌群失衡會導致一些代謝功能的障礙,例如引發肥胖、糖尿病等。腸道菌群失衡還會增加腸道疾病的發生,嚴重的話則會誘發直腸癌、胃癌等疾病。

2、久坐不動

長時間久坐不動,保持一個姿勢易使血液循環減慢,增加血栓形成的風險,還會使腸道蠕動功能下降,使腸道內有害成分不能及時排出而滯留體內,刺激腸黏膜,誘發病變。

3、經常憋便

現代人工作壓力太大,許多人經常出現憋便的情況,如果次數少對身體沒有什麼影響,但是時間長了,便便中的水分會被腸道吸收,導致乾結難排,同時長時間留在腸道內,有害物質會被腸道吸收,增加腸道病變的發生可能。

4、飲食結構不均

膳食纖維主要存在於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中,平時應該多加攝取。(pixabay)

飲食結構如果不均衡,對腸道健康的影響很大。膳食纖維主要存在於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中,而許多人「多肉少菜」的飲食習慣會導致膳食纖維攝入不足,增加腸道內有害物質的生成,不利於腸道健康。

排便時若有3種異常 最好就診檢查

1、便血

出現便血的情況可能是痔瘡,或是直腸部位發生癌變,主要看便血的形狀、氣味。若便血量較少,且呈鮮紅色,可能是痔瘡所引起;若便血顏色較暗,甚至出現絳紫色或黑紫色,很可能是乙狀結腸出現癌變了。

3、排便時腹部絞痛

排除是吃壞肚子的情況,否則排便時若出現腹部絞痛,且集中在左下腹部,可能是腸道發生病變。尤其嚴重便秘者,若十天、半個月沒有排便,奉勸你及時就醫。

2、排便習慣改變

如果排便的次數、頻率發生改變,在排除吃壞肚子等情況下,出現腹瀉和便秘交替的情況,最好及早做檢查,很可能是腸道發生病變了。

(轉自看中國/責任編輯:張莉)

本文網址: https://www.ntdtv.com/b5/2020/06/15/a102871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