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数来宝】“一鼓作气” 一场战争醒悟一生

作者:容乃加

《左传》名言:“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战争时,击第一通战鼓时,战士们士气振奋,最能鼓足勇气,之后二鼓勇气渐渐衰弱,三鼓时勇气就衰竭了。后人也以此来比喻做事一鼓作气,打铁趁热比较能掌握成功的契机。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概念,在战国时代曾经历经一场实战的考验而广为流传下来。这场战争发生在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的春天,鲁国面临齐国大军挥动大旗进攻的紧急保卫战。鲁庄公决定出兵应战,这关键时刻,将军曹刿请见庄公。曹刿是个很有智谋的实战将军,擅长掌握心理状态,分析敌我情势,审时度势指挥军队应战。

曹刿面见庄公后,冷静理智地请问他“何以战?”意思就是他请教庄公拿什么来和强齐较量呢?您有什么打仗的本钱呢?

庄公说了三项应战的本钱,曹刿一一加以冷静地审度:

首先庄公说:“寡人有舒适的衣食,不敢专用,必定分人共享。”

曹刿对说:“这是小惠,无法遍及人民,人民不从。”

庄公说:“祭祀的牺牲玉帛,不敢加征于民,不加重人民的负担,说到做到。”

曹刿对说:“小信不够诚意,神不会赐福!”

庄公说:“不管小案大案的刑事案件,虽然不能案案仔细考核、调查,必定以同情心来审理。”

曹刿对说:“这是一种忠心的行为,可以一战。”

曹刿请求庄公让他跟从出战。应战时,庄公与曹刿同坐一辆战车,齐国、鲁国两方军队战于长勺。

军队一上战场,摆开战阵时,庄公急忙就要击鼓出战。曹刿说:“慢着,还不是时候!”等到他们听到齐人军队击响三次战鼓,曹刿才说:“机会来了,可以击鼓了!”

两军交战结果,齐军吃了大败仗败走。

齐国输了,庄公欲趁胜追击。

曹刿说:“再等等,还不行。”他亲自下了战车视察齐国战车败走的车彻轨迹,又登上车前横木上瞭望,然后说:“可以追击了!”

鲁国打了一场漂亮的胜战。庄公疑问未解,问曹刿在战场上为何等对方三鼓之后才出征?

唐 山西福山天圣宫石刻经幢击鼓乐人。(公有领域)

曹刿对答:“战争,讲的是勇气。一鼓作气,此际士兵勇气最旺盛;再鼓,士兵勇气已经衰退、三鼓时,士兵的勇气已经完全耗竭。趁着对方三鼓,勇气耗竭之后,我们进击,这时候彼方勇气耗竭我方勇气满盈,所以就能克敌。不过,大国作战的战略难测,恐怕有埋伏,所以我仔细观察了齐人车子退走的轨迹,发现他们的车辙乱了、旗子倒了,这是士气涣散的表现,所以就可以安心乘胜追击了。”

后人藉“一鼓作气”比喻面临重大考验时,要趁最初的勇气去做才容易成功;或是说平时干事时,要­趁着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从上例中我们也看到了,当齐军“一鼓作气”之后没能发动攻势,从而失去了先机,二鼓衰,军心大乱,三鼓又没能出战,导致士气衰竭,遇上乘勇发动征伐的大军,最终落荒而逃。而在鲁国这方,拥有愿意为国而战的军士,在将军曹刿的领导调度下,在剑拔弓张的情势下,还能审时度势、按兵不动等待时机,从而取得应战的优势,最后赢得胜战。

由此役看来,一鼓作气并不是赢得胜利、获得成功的最重要关键,单单靠着一鼓作气的勇气、干劲去做事、迎接挑战,而没有其它条件相辅相成,反而在气衰之后,成为败兵。公元前曹刿领军的一场战争,留给人有力的人生醒悟。@*#

-点阅:【成语数来宝】系列-

责任编辑: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