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进到了寺院的壁画中 老僧说了一句“幻由心生”

文/杜若 整理

朱举人如同腾云驾雾一样,瞬间竟飞入墙中的世界。老僧笑着说:“幻由人生,老僧还要怎么解呢?”。示意图。(Richard A. Brooks / AFP)

江西人孟龙潭和朱举人客居京城时,有一天二人一起去参观一座寺庙。寺庙看起来规模不大,布局也不太宽敞,只有一个老僧住在里边。看见客人到访,老僧赶紧出门相迎,并带着客人在寺院里转了一圈。

寺院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就是大殿的墙上描绘的壁画很精美,画里的人物栩栩如生。大殿东壁墙上画着的是天女散花,其中有一位少女披散着头发,手里拿着一朵花,面带微笑。见其朱唇微启,好像要张口说话一样。

朱举人看画看得很出神,恍然中他感觉自己轻飘飘地,如同腾云驾雾一样,瞬间竟飞入墙中的世界。只见里面殿堂楼阁重重叠叠,看起来根本不像人间。

那里有一个老和尚高高地坐着,正在讲经说法,许多人围着听。朱举人也站在那群人中。不一会儿,感觉有人暗暗地拽他的衣服,朱举人回首一看,竟然是壁画里的那名少女。朱举人心里高兴,便跟着她离开了。两人很快便结成了夫妻。

然而,此时孟龙潭仍在大殿上,一转眼发现朱举人不见了,心里又惊讶又疑惑,于是就问带路的老僧。老僧笑着说:“他去听法了。”

孟龙潭便问:“在什么地方?”老僧说:“不远不远。”不一会儿,老和尚用手指弹了弹墙壁说:“朱施主,怎么游览了这么久,还不回来呢?”

这时,壁画上就现出了朱举人的画像,侧着耳朵好像听见了什么。老僧又大呼道:“你的朋友等你很久了。”刚说完,就见朱举人从壁画里飘了下来。孟龙潭见状大吃一惊,一问才知朱举人刚躺下睡觉,忽然听到一阵敲打声,犹如打雷一样。老僧笑着说:“幻由人生,老僧还要怎么解呢?”

在这个故事的结尾,《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说道:“幻由人生,此言类有道者。人有淫心,是生亵境;人有亵心,是生怖境。菩萨点化愚蒙,千幻并作,皆人心所自动耳。”当人有了色心,就会产生不庄重的幻境;当人有了亵渎冒犯别人的心,就会使自己陷入可怖的境地。菩萨点化愚昧的苍生,那千般幻境,都是因为人心所动招致的幻象罢了。@*

(事据蒲松龄:《聊斋志异》卷一)

责任编辑:王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