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梁祯殷 译者: 萧玮婷
父母来了,可能是担心女儿一个人吃着不好吃的早餐吧。我的父母喜欢帮自己所做之事命名,就好像这一切都是有趣的情况。“育儿帮手上门服务了!”这样的登场,让过分感谢和抱歉的我冷静了下来。
每次和娘家妈妈见面时,她都会带东西给我,并说:“正好看到就买了,这是我在闲暇之余做的⋯⋯”,爸爸来找我时如果看到有东西坏了,就会马上帮我修理。担心冷气运转声会影响孩子睡觉,就装上了隔音设备;如果看到蚊子能进来的洞,就会设置蚊帐。
妈妈会说:“您是从哪里来的到府服务啊?”爸爸则回答:“这是官德亭服务∼”,两位之间的玩笑话,顿时让我暂时忘记了辛苦,真的很谢谢。
而那段时间,成为了两位离开后我最无法忍受的思念,及最想依靠的记忆。明亮的能量背后,笼罩着浓厚的空虚和思念,但这并不表示就得独自一人的意思,这就只是我那时候的故事。依靠、倒下、渴求,再次依靠、倒下、渴求,在反反复复之中忍耐着。
后来听说,爸爸在我和孩子走后看着空荡荡的房间,默默地流下了眼泪。这是我第一次听说爸爸落泪。不是挫折、空虚、思念的感情,而是遗憾的吧。但我却随意地用自己的想法来解释:“爸爸太孤独了!”“爸爸太空虚和想念了!”
当两位去世后,独自留下的家里,充满了两位的痕迹和记忆。我虽然是独自一人,但又好像不是,觉得很温暖。虽然温暖,但内心深处的悲伤和难过总是挥之不去。“只要打开房门,我们一直都在∼”我会记住爸爸的话,努力加油,但这句话听起来很悲伤。
回想起来,小时候也是一样。和自己感觉难过相比,更觉得“如果妈妈知道我很难过的话,该有多伤心”。当我被朋友们排挤或讨厌的时候,心想:“如果妈妈知道我这么孤独,她该有多心痛呢?”
家族治疗理论中,有一个“分化”的概念。在金容泰的《家族治疗理论》中,“一个可以追求自己独立于他人的人生方向的人,被称为‘分化良好的人’。反之,被人际关系束缚,无法独立生活的人,被称为‘未分化的人’。分化是透过自我形成来实现的。自我也是透过与我们周围重要之人(包括父母)的互动而形成的。”
此外,“在韩国,比起个人感情,家庭谐和、没有冲突,且礼貌和勤奋更为重要。但是强调这些关于整个家庭和家庭内部的规则,会使得家庭成员难以自我分化。特别是,当母亲试图成为‘完美妈妈’时,婴儿的自我就会变得不稳定。尝试以完美的方式来照顾婴儿,意味着此种照顾是根据母亲的需要,而不是婴儿的需要所做。在这种情况下,婴儿对照顾他的母亲的需求,会变得敏感,而不是对自己的需求敏感。”
人类的成长需要适当的挫折和承受挫折的力量,这种力量不是成年后突然爆发出来的,而是从小时候就要反复经历大大小小的挫败。
当孩子学走路时,如果担心孩子摔倒而一直抱着,那孩子就会失去当时应该经历的挫败感。只要在不会让孩子受到太大伤害的环境下,就放手让他们去跌跌撞撞吧。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是无法拥有想要的一切,妈妈也不能满足他想要的一切,原来妈妈和自己不是一体的,而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妈妈也有情感和其他想做的事情。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学会重视他人的想法并发展社交能力。因此,不必为自己不是完美妈妈而感到失望,要减轻自己的挫败感,而若是因忽视或虐待造成的挫败感,妈妈则是会嗜睡和麻木。
当我以自己的无私父母为理想父母范本时,几乎将自己逼到没有喘息的空间。于是,在我三十多岁的时候,经历了生孩子的阵痛,接着是与原生家庭分离,再次经历剧烈的“二次产痛”,重生为自己。反之亦然。父母的角色是繁重的,但另一方面,却是用养育态度和成长过程来代替了解自己。
父母是比脐带更牢固的纽带,想断也断不开。我应该是知道了这一点,因此更专注于自己的角色,才如此焦虑不安。然而,与其被这些事实压倒,不如透过察觉其情感和影响,努力找到合适的位置,树立自己的态度,这就是“足够好妈妈”的姿态。⊙◇
责任编辑:曾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