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贝原益轩 (1630~1714),日本江户时代前期到中期的儒学家、教育家、本草学家、医生和博物学家。名笃信,字子诚,初号损轩,退隐后改号益轩,通称久兵卫。他生于筑前国(今福冈县),博学多才,汉学功底深厚,能读写汉文,著述庞大,计60部270 余卷,涉及到教育、医学、自然、动植物、哲学、文学、音乐等广泛的领域,被西方人尊为日本的亚里斯多德。
他重视中国儒学的六经和孔子的《论语》,他的教育论注重道德、才艺与实践的结合,立志造福平民百姓,以普通人能理解的通俗平易的文笔,写下众多谁都能在生活中实践的非常实用的教育书,其中的《和俗童子训》为著名的儿童启蒙书,是其中之一。他的教育论,对儒家思想在江户时代以及明治时代的广泛普及,起到了重大的影响。构建了近代日本人修养教育的基础。
贝原益轩用通俗的语言写了《益轩十训》,其中《家训》、《和俗童子训》、《君子训》等最为有名,他还原孔子的学以致用、以道德驾驭才艺的教育观和道德观,向日本民众弘扬这些思想和教养,使得明治时代的领袖,懂得以传统儒学教养来灵活运用西洋的学问科技,日本因此成为当时安定繁荣,教育普及的先进国家。
益轩一生活了84岁,《和俗童子训》是晚年为向不识汉字的普通平民的家庭,普及儿童启蒙教育所写的,与著名的《养生训》一样,是基于自身实践体验的在教育和养生方面,为普及民间留下的宝贵财富。该书甚至涉及具体而简单操作的教育方法,一切都是为了便于百姓掌握和运用。
他还是日本本草学的创始人,编巨著《大和本草》,对日本药物学和博物学的发展作出很大的贡献,是一位努力将孔孟之道用于实际生活实践,还原儒学教育在于自身修正和善待别人,造福天下百姓的原点,而非限于学术论点的争论。因此他的大量著书,都运用百姓看得懂能理解的日本假名(日语:仮名/かな,Kana,日语的表音文字)来写作。
今天我们从新学习日本儒者的著作,不仅可以探究日本传统文化的教养根底,还能启发我们理性思索源自中国本土的传统教育的真相,并得到深邃的智慧和久违的自豪,从令人疲惫不堪的本末倒置的现代教育中解脱出来。
关于“训”的来历
大家可能发现,贝原益轩的教育书多用训字,其实是受到孔子《论语》的影响。《论语》的季氏篇中,记载了孔子教育儿子孔鲤的故事,这篇故事正是成语“过庭之训”的来历。 后来便引申为父亲对儿子的教育,缩略为庭训。在日本,继承古代中国的说法,庭训一般指家庭教育或者启蒙教育,当然从此各种“训”的教育也就应运而生,泛指各种训诫和教导。总之,训,一般就是指教育,不同的训,就是不同的教育。
关于过庭之训的故事(注)是这样的:有一天,陈亢(孔子的弟子)问伯鱼(孔鲤的字):“你在老师(孔子)那里听到过什么特别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呀。有一次他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我回去就学《诗》。又有一天,他又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礼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我回去就学礼。我就听到过这两件事。”
陈亢回去高兴地说:“我提一个问题,得到三方面的收获,听了关于《诗》的道理,听了关于礼的道理,又听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的道理。”
“趋而过庭”,“趋”就是小步快走,是表示恭敬的动作,在上级、长辈面前走路要“趋”,低着头,很快地走过去,叫“趋”。 这个故事就叫做“过庭语”,也叫“庭训”,因此父亲对儿子的教育在古代就叫“庭训” 。
了解了训字的来历和含义后,这一期,我们首先学习《和俗童子训》的序章,了解他写作此书的原委和目的。序章译文如下:
《和俗童子训》序:
君子慎始,起初的教育即使相差毫厘,成年后也会因此有千里之别。 (注:这是化用“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之语),所以,古人生子,一旦孩子长到能自己吃饭,会说话后,就开始教育。 圣人为此建立小学启蒙之法,对于万事不懂的孩子来说,教他正确的道理,懂得善恶之分,实在是贤明的做法。
婴儿是人生的开始,这时,人性基本相同,谁也未曾受到过世间任何人的影响,没有学习任何学问。 但是,正因此时还不懂得什么理性的思考,也不懂善恶的区别,才极易受到影响,将来是正是邪,此时是否受教,正是最重要的分歧点。 即使是日常生活,孩子接触到一点点的极为微小的正邪之事,大人能够及时以善教导,劝之为善,将来就会品行端正。 所以君子慎始。
如果不从小教育,长大后在家因溺爱,只知道随自己的嗜好任性,在外,则随波逐流,极易受到各种不良习气的诱惑,做人就会随心所欲,泯灭天地之理,糊里糊涂地失去人生的正确的方向,即使不想变成小人,也无法做到。这就是小小的起始的误差,导致的未来人生千里不同的结果。
所以,教育需早,必须重视。然而,后世的民间家庭,对孩子们的错误,不纠正不教育,因此,孩子们听到的,看到的,学到的,都是有损品德和本性的东西,所以往往容易忽视礼法。变成没有节制的粗俗之人。
因此,我在此虽有强求之嫌,却也想效仿古人教导子弟的意思,用假名来著述。希望身处偏僻的乡村、接触不到老师也见不到学者的孩子,能读到此书,对他们即使起到一点点的启蒙作用,也就十分欣慰了。回顾自己的人生,也已到暮年,文章还写的不好,也许连孩子也未必能教好,如果将来有志的君子,能替我改进,重新著作,实为幸事。(译者注:此为自谦语)
译者读解:思想来自《三字经》
中国宋代成书的启蒙教材《三字经》起头就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
三字经首先阐述幼儿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人的善良本性不被后天的见闻、不同的教习所蒙蔽和变迁。贝原益轩看到当时江户时代的日本社会的民间百姓,因为无法像中上层武士阶层那样有资格受到儒学教育,无法看懂汉书,因此为了普及教育,他以通俗语言和文笔,根据日本的民情来著述,为的是无法上学的孩子能受到正统思想的教导,引导他们一生走向正道。
日本现代学者对他以及他的这本启蒙书,评价极高,人们看到现代教育的弊端后,认为现代教育不重视幼儿道德的早期教育,以技术见闻为重,本末倒置,长大后出现各种棘手的问题,再来纠正十分困难,因此倡导重新学习他的著作。
注:“过庭之训”出自 《论语‧季氏》,原文如下: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 ’‘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 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不偏爱)其子也。”#
责任编辑:卢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