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將雞蛋比喻為一個微型的小宇宙──蛋白如天,蛋黃如地,象徵「陰陽平衡」──蘊含天地之精華。雞蛋營養豐富,內含卵磷脂,對有失眠、脫髮;肝、胃不好和記憶力減退的人都有幫助。
從中醫角度講,雞蛋不僅給人體提供蛋白質等營養,還有安神、調和五臟的作用。按照《本草綱目》的說法,雞蛋能夠「鎮心安五臟,止驚安胎」。有一個安神的中藥方叫作「黃連阿膠湯」,就是用雞蛋黃做藥引子。
下面介紹雞蛋的幾種特殊吃法和「藥用」小偏方。
● 蒸蛋:有助於安眠舒壓
對於精神焦慮或夜晚睡眠不佳的人來說,晚餐時的蒸蛋料理可以帶來舒緩。蒸蛋的湯汁拌飯,不僅美味可口,還能舒緩心情,助你一夜好眠。蒸蛋的做法很多,無論是搭配肉末、香菇還是其它蔬菜,都能變化出美味的組合。
材料:雞蛋 2個,鹽適量,橄欖油1/2茶匙,醬油一點點,溫水約280毫升,蔥花適量。供2~3人份。
做法:
1. 將2個雞蛋打入蒸碗中。
2. 將雞蛋打散。
3. 加入鹽、橄欖油攪拌均勻。
4. 加入約280毫升溫水,一邊加水一邊順時針攪拌均勻。
5. 用勺子把浮在表面的泡泡舀走。
6. 蒸鍋中放入適量水,燒開。水開後把盛著雞蛋的碗放入,大火蒸約10分鐘。
7. 開蓋撒上一點點蔥花,再蓋上蓋子,利用餘溫焗一焗。
8. 取出,用餐刀縱橫雙向各劃4刀,在表面淋上一點點醬油即可食用。
注意:不同材質、不同深淺的容器傳熱程度不一,需根據所用容器的材質和深、淺調整蒸蛋的時間。
● 何首烏煮蛋:有助毛髮生長
BMC《補充醫學和療法》2020年發布的一項研究資料表明,何首烏萃取物可以透過延長毛髮生長初期和/或透過活化真皮乳頭細胞 (Dermal papilla cells,DPC)來延遲毛囊毛髮生長初期的誘導,從而促進毛髮生長。
何首烏與雞蛋的結合,對血虛體弱的人有著顯著的效果。
材料:何首烏60克,雞蛋2個。
做法:
1. 將何首烏和洗好的雞蛋加水一起煮。
2. 等到雞蛋煮熟時,取出雞蛋把殼去掉,然後放回鍋中再煮。
3. 大約再煮5分鐘,關火。趁熱吃蛋、喝湯即可。
注意,不要使用金屬鍋具。煮熟後的雞蛋再次回鍋煮,可以增強其效果。這道料理不僅有助於毛髮生長、變黑,還能增強體質。
膽固醇飆高 不是雞蛋的錯
雞蛋富含蛋白質,但不少老年人擔心蛋黃有膽固醇,不敢多吃,尤其怕吃蛋黃。蛋黃中雖然含膳食膽固醇,但同時富含卵磷脂。
其實,對血液膽固醇水準的最大影響是飲食中「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混合」,而不是從食物中攝入的膳食膽固醇量。對大多數人來說,膳食膽固醇並不像過去認為的那樣有問題。
《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2019 年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食物中膽固醇攝取量越多,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就越高。
但JAMA 2021年的一項大型綜合分析表明,攝取較多雞蛋(每天超過 1 個雞蛋),不但不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還能明顯降低罹患冠狀動脈疾病的風險。
● 蛋黃油:增強記憶力
有位患者,二十多年來,早上醒來總是感覺頭腦昏沉記憶力差,整個人無精打采。建議他吃蛋黃油兩三天以後,精神和記憶力都有所好轉。這就是卵黃油裡的卵磷脂起到的作用。
蛋黃油裡面的卵磷脂,可以幫助清血,減少腦血管阻塞,對於考試學生或失智老人來說,是不錯的輔助治療和保養佳品。
此外,蛋黃油還能幫助快速修復傷口,包括不易癒合的燙傷和乳頭破裂、香港腳(腳氣)等,對於糖尿病患者的傷口癒合也有幫助。
材料:準備3~5個雞蛋。
做法:
1. 首先把雞蛋的蛋黃和蛋清分開來。
2. 只取蛋黃放入鍋中慢慢的燒,燒到蛋黃焦了,就看到有蛋黃油出來,即可取之備用。
● 醋泡蛋:祛除雀斑、痘痘、牛皮癬
雞蛋不僅可以內服,還可以外用來改善皮膚問題。古方中,用「醋泡雞蛋」的方法來治療雀斑、痘痘和牛皮癬。
用料:2個雞蛋,醋250毫升,酒精5毫升。
做法:
1. 把雞蛋洗淨,用酒精擦拭消毒,放在消毒過的瓶中,加醋半斤,封口浸泡。
2. 七天之後,取出雞蛋,打破蛋殼,把蛋清跟蛋黃放入一個消毒過的瓶中,封口備用。
3. 用時以棉籤蘸蛋清、蛋黃,塗抹在雀斑、痘痘、牛皮癬上。每次反覆塗擦1~2分鐘,如此連續不斷的做,被塗抹之處的鱗屑就開始掉落。同時有止癢的作用。
● 烏雞蛋洗頭:護髮 去屑
烏雞,通體羽毛潔白,有鳳頭,但皮膚、骨膜皆呈黑色,固有烏雞白鳳之美稱。烏雞的蛋具有養髮、護髮和黑髮的功效。古代的《集驗方》使用烏雞蛋和沸水的方法,可以有效改善頭皮屑問題。
用料:新鮮的烏雞蛋3個,1盆5,000cc的開水。
做法:
1. 先將5,000cc的開水放涼至30度左右。
2. 將3個烏雞蛋打入水中攪拌均勻,塗抹在頭髮上。
3. 然後用清水把頭髮洗乾淨。再用剛才的烏雞蛋水塗抹一次,再換用清水把頭髮洗乾淨。如此反覆3次。長期使用,效果明顯。
◎ 雞蛋的禁忌
1.對於雞蛋過敏者,請勿使用上述方法,否則會出現眼瞼搔癢等不良症狀。
2.不要生食雞蛋,雞蛋內可能存在雞蛋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桿菌等,一旦不慎感染,反而引發疾病。@
身處紛亂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責任編輯:松林、周侃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