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他为何答应去做这样一件危及自己生命的事呢?为了尽忠,为了报恩,为了知己等等无一而足。而刺客要离为的又是什么呢?
春秋期间阖闾二年(公元前513年),刺客要离进宫晋见吴王阖闾。但阖闾一见要离身高不到五尺,也就是一米多一些,身材瘦小,长相又极为丑陋,即大失所望。
阖闾不高兴地说,“子胥说的勇士要离,就是你吗?”
两年前,王僚十二年(公元前515年),阖闾命刺客专诸,刺杀吴王僚后,取得王位。此刻的阖闾正担忧身处卫国的王僚之子庆忌,联合诸侯前来讨伐,于是决定派出刺客,前去暗杀公子庆忌。伍子胥向阖闾推荐了要离。
眼前的要离如此瘦弱,阖闾不禁暗自抱怨起伍子胥,“怎么推荐了这么瘦小的人啊!”
“是的,在下正是要离。”看出吴王的心思,要离说:“我虽然瘦小乏力,迎面风吹就会倒地,背面风吹就前仆,但如果大王有命,我岂能不尽微薄之力。”
见阖闾沉默许久,要离便说:“大王您是忧虑公子庆忌吧?我能杀掉他。”要离知道,今日吴王的召见,就是要自己去行刺公子庆忌。
阖闾回说:“庆忌的勇敢天下闻名。他的筋骨结实有力,万人都无法抵御;他飞步能追上奔跑的野兽,一挥手可抓得空中的飞鸟。他的骨骼肌肉呈腾飞之势,拍拍膝盖能跑数百里。”
有一回,阖闾乘着驷马之车,都追赶不上庆忌;朝着他弯弓射箭,庆忌居然接住了飞箭。“现在看起来,你的力量是比不过他的。”吴王说。
“我听说安于自己妻子儿女的欢乐,不尽效力于国君的义务,就是不忠;贪恋家小妻室之爱,而不去消除国君的忧虑,就是不义。”要离说,“大王,您若决意杀公子庆忌,我就能杀掉他。”
要离居然有如此的决心与气魄,吴王点了点头,接着,便听取要离预想的计谋。
按照计划,吴王命人砍掉要离的右臂,要离接着假装获罪外逃,离开吴国。吴王也马上派人抓走要离的妻子与儿子,杀害后扔在街市上。
要离外逃,每到一处,逢人即诉冤,吴王杀其妻儿。
最后,来到了卫国,求见了庆忌,要离说:“公子,您应该知道阖闾暴虐无道,如今阖闾杀我妻儿,把他们带到街市上焚烧,他们没有罪却惨遭杀害。”
见公子庆忌信了自己,要离又说,自己对吴国的大小事,都了如指掌,“公子,我希望凭借您的勇力,当可一举擒获阖闾。您何不与我回吴国,为您父王报仇!”
庆忌果然信了要离,当即挑选了一批士兵,马上进行训练。三个月后,要离随行下,庆忌领兵出发,前往吴国。
这天,他们搭船前行,行至大江湍流之处,要离就坐在上风的位置。一阵风吹来,要离借助风势,用矛钩住了庆忌的帽子,又顺着风势,刺中了庆忌。
庆忌一惊,回头用手挥向要离,没挥中;再挥手又落空;第三次一挥,庆忌揪住了要离的头,接着按入水中,再提起放在自己的膝上,庆忌说,“你竟敢动矛来伤害我!”
此时的庆忌也已意会:要离外逃,妻儿遭到杀害,都是为了刺杀自己所做的安排,他不由得钦佩要离对吴王的忠心与勇气,“你了不起啊,真是一个天下勇士。”
一旁的士兵这时拿起刀准备杀死要离。身受重伤的庆忌却赶紧阻止,“此人也是天下的勇士,怎么可以一天之内杀死两个勇士呢!”虽然死于要离手里,庆忌却对要离升起了惺惺相惜之情。
垂死的庆忌告诫左右的人:“让要离回到吴国,以表彰他对吴王的忠心。”说完,庆忌即身亡。
要离乘船抵达江陵后,神情忧伤得不肯前行。随从问道:“您为何不走了?”
“杀死自己的妻子儿子,以效力国君,这是不仁;为了新任国君而杀掉前任国君的儿子,这是不义;看重自己的生死,既不高贵也不合义。如今我贪恋活命而毁弃善行,就是不义。一个人活在世上,却有这三种恶行,我还有什么面目去见天下之士?”话音未落,要离就纵身跳入江中。
随从赶紧将他救了上来。
要离说:“我怎么能不死呢?”
“您暂且不要死,应回到吴国等着接受官爵、奉禄啊。”随从说。
要离就斩断自己的手脚,伏剑自杀了。
要离施了苦肉计,牺牲了妻儿,弑杀了前国君之子,自知是谓“合于忠而不仁不义”,最后痛苦地自杀了,丝毫不恋名利官爵。
《吕氏春秋》则评价要离,除了尽忠,不恋官位名利也符合了“廉”,曰:“要离可谓不为赏动矣。故临大利而不易其义,可谓廉矣。廉故不以贵富而忘其辱。”
此后,吴王阖闾确立了地位,启用“兵圣”孙武与伍子胥,最终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要离无条件事君尽忠,看似必然,这或许也正是冥冥中的安排,在阖闾承天命崛起的过程中,要离刺杀庆忌,以免去王位争夺,避免吴国百姓受战乱之苦。同时也演绎了──刺客:这个在历史上悲壮的、悲剧性的角色。@*#
事据《吴越春秋》
【注释】关于庆忌之死,史书记载不同。《左传》记载为吴人所杀。不过在《吴越春秋》、《东周列国志》等古籍里,都详实记载了要离刺杀庆忌的过程。
责任编辑: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