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老爱对立反抗?教养秘诀3招可化解

化解孩子的对立反抗(七)

你那是什么态度!

作者:王意中(临床心理师)

编者按:不少父母师长总是摸不透为何孩子老爱对立反抗,也常为这种行为的教育问题而犯愁。针对这类恼人的问题,临床心理师厘清常见的教育迷思与误区,并提供三招教养秘诀,指引如何有效经营良好互动,化解剑拔弩张的危机。

你那是什么态度!

许多大型的学生演讲场合,无论是活动集合前或活动结束离场前,总会有教官、学务主任或生教组长等老师站在讲台上,大声地叱喝,维持秩序。

演讲结束,教官一站到台上,立即对着台下的学生们大声喊着:“起立!动什么动?树獭啊!给我站好,坐下,还在讲话!”

同学们就这样依教官的指令:起立,坐下,起立,坐下……当中参杂了教官劈里啪啦的数落与责骂。

一旁的我很纳闷为什么教官如此要求。原本happy ending的气氛被弄得有些杀风景,正准备离去的我也超尴尬的。

在这起立、坐下、起立、坐下……来来回回,令人一头雾水的情况下,当教官再一次说“坐下”时,远远地只见一个男同学直挺挺地站着,在四周一片坐着的学生群中,显得相当突兀。却也令人好奇,这个学生到底要干么?

这位男同学很冷静地问了一句话,“教官,你能不能告诉我们你这么做的理由?”

天啊!他真是太帅了!我不禁在心里拍起手来。

伺候?门都没有!

当我们不尊重孩子,可以确定的是,也不要期待孩子会尊重我们。

在对老师的演讲中,我会提到,去学校服务时,辅导室会帮心理师用马克杯准备水──这时,紧接着就问现场听演讲的老师们,“那我们会不会帮对立反抗孩子准备水?”

其实这问题根本不需要问,可以想像大部分的老师会摇头,说:“拜托,我还帮他准备水?这个学生目无尊长、侮辱老师,我还帮他准备水?还得伺候他?”

我多少可以理解老师的不以为然,“为什么孩子对待老师极尽羞辱,我们却还得以这种方式来对待他?”

不过,多少还是会有老师愿意准备,我继续问:“通常学校会帮心理师用马克杯装开水,那你会用什么杯子帮孩子装开水?是纸杯?还是马克杯?”

关于这一点,我强烈建议老师们请一视同仁,用马克杯。

对立反抗孩子非常敏感,他们总是从这些细微的做法,来观察大人对待他的友善、尊重的程度。

孩子不需要被尊敬,但需要“被尊重”。

厘清期待:是尊重?还是顺从?

请想一想:自己是期待孩子“尊重”?还是期待孩子必须“顺从”?

尊重与顺从,是两件不同的事。

当我们期待孩子必须顺从,就会非常在意他的反应是否顺着我们的要求。当孩子没有顺着我们的想法,或者没有表现得符合期待,就很容易引起我们心里的不悦。

学习以同理心尊重孩子

“尊重”这件事情,是不分长幼、不分大小,也不分位阶的。老师需要被尊重,父母需要被尊重,孩子何尝不也需要被尊重。当我们互相尊重,我相信一定会减少彼此对立的情况。

到底该如何达到尊重?或许,可以思考:我们期待对方怎么做,是尊重我们吗?相同的道理,回到我们和孩子之间,就可以很清楚要怎么样对待孩子。

比如在家里,要找在房间里的孩子时,你会一边敲着他的房门,一边叫他的名字呢?还是先轻敲几下,稍微等待,看孩子是否有反应,再决定要不要叫他的名字?

最忌讳的做法是没有经过孩子的同意,就贸然地直接把门打开,这不只打断了孩子正在做的事情,以孩子的立场来讲,是对他超级不尊重。

当然,你不尊重我,我也懒得尊重你。

设立孩子生气时的行为界线

“我在跟你讲话,你那是什么态度?”

孩子的反应,常让大人感到不以为然,甚至整个情绪被孩子的某些表现激了起来。

仔细想想,孩子的哪些行为是我们觉得不以为然,无法接受的,例如叫嚣,眼睛瞪着我们,在我们面前砸东西、怒骂三字经,二话不说,掉头就走,或是吐口水、握拳头、比中指。

我们必须给孩子一个“界限”,无论他心里多么生气,无论他心中有多少不满,这样的界限都必须存在,而不是自己生气了,就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因为生气和行为是两回事。

“你那是什么态度?”

在如此责问孩子之前,请先问问自己:那我们期待孩子表现出哪些态度?

厘清迷思:尊重绝非讨好

“难道做为一个老师,一定要对学生低声下气,一定要讨好他们,不能有所要求,让学生对我们的态度变好?你觉得这样子,老师还有尊严可言吗?”

一些老师提出了这个疑问。关于这个问题,老师们必须了解,有些事情并不是那么极端与绝对。

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并不等于刻意讨好孩子,这是完全不一样的事情。

调整态度,并不等于讨好。调整态度,也不等于什么事都不去要求。

对于对立反抗的学生,该有的要求、合理的要求,都依然需要,只是要思考以什么方式要求,孩子才会配合。

师长示范坦承道歉的勇气

若是自己对孩子说话的语气、内容、字眼不友善,我们是否有勇气向孩子道歉?

犯错了,承认就好了。我们大人也会犯错,不要害怕,不要担心,不要认为对孩子道歉,自己的形象、地位就会受到折损或动摇。

其实正好相反,看到我们愿意面对与坦承自己的错误,也是让孩子了解大人和小孩都会犯错。不怕犯错,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我们也正在示范这种勇气)。

想想看:造成我们不敢、不愿意向孩子道歉的想法是什么?这样的想法到底合不合理?我们在意的面子、尊严,又反映了什么?是否可以很具体地,把所谓的面子、尊严清楚地罗列出来?

对自己有多一层的了解,也有助于我们去看见,和孩子之间互动的细微之处。

教养秘诀三招  有效防范对立反抗

停顿数秒 话再出口

我自己有一个习惯,当一个想法即将说出口时,会先停顿下来,仔细地觉察:我确定要这么说吗?这个觉察可能只是短短的数秒钟,甚至于一秒钟都不到。

这个习惯有助于我谨慎地将自己要讲的话,很快地在脑海中闪过。当然,这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反复练习的一种自我觉察。

搜寻孩子“被尊重”的清单

“尊重”两个字用说的很容易,但是要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充分感受到被尊重呢?

在教室里,可以这么做:请孩子写下在过去的经验里,他曾经遇过别人什么样的举动或反应,让他自觉被尊重。

尊重不同的意见,彼此将传递良善的对待。

借鉴同侪良好的师生互动模式

向外参考,向外学习,也是方法之一。试着去了解,哪些老师和这个学生之间有良好的互动。

互动的方法,随着每一个人在班级经营、教学现场,以及师生之间的特质、孩子的反应,会有所不同。

透过这样的观察和判断,可以了解其他老师怎么说与怎么做,包括说话的语气、音量、时间点、用字遣词,及说话的表情、肢体动作、语调、所讲的内容等。

(网站专文)

<本文摘自《化解孩子的“对立反抗”》,宝瓶文化提供>

书封(宝瓶文化出版社提供)

●终结孩子哭闹 善用一个心法、三个策略

●孩子总是予取予求? 临床心理师谈五个教养策略

●孩子爱唱反调 临床心理师谈4个管教技巧

责任编辑:曾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