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睡眠难搞定? 临床心理师给爸妈的话

临床心理师吴家硕、临床心理师王佑筠

【编者按】“为何宝宝睡眠这么难搞定?”新手父母都曾经历:百般哄哭闹的宝贝入睡,始终无法成功而濒临抓狂。为了扫除父母的焦虑和迷惘,针对○~三个月大的新生儿,临床心理师谈婴儿睡眠特色和睡眠发展,并提供安抚策略。

○~三个月睡眠特色 充满做梦与无限可能

这个阶段的睡眠特色是“睡眠荷尔蒙”褪黑激素(Melatonin)尚未形成。大部分婴儿在六周大时,松果体成熟以后,才会开始有褪黑激素的荷尔蒙,但浓度很低。○~三个月的新生儿是有可能分不清昼夜的,爸妈不用太担心,从第六周开始到约莫三个月大时,晚上的褪黑激素才会开始慢慢增加。

解说褪黑激素之前,先聊一下什么是生理时钟。一般来说,我们都需要按照“外在时钟”的具体时间提醒,才知道该睡觉、上班、上学,或是该吃饭了,但新生儿还不知道外在时钟,怎么判断何时该睡觉或吃饭呢?

当然,新生儿可以依靠的“外在时钟”初期会是“人体时钟”,由爸妈来提醒新生儿。不过慢慢地,新生儿会开始出现人类另一个更重要的“内在时钟”,就是内建于体内,告知我们什么时候该睡觉、什么时候该清醒的“日夜节律”(Circadian Rhythm)。

“内在时钟”和日夜节律有关,也和“睡眠荷尔蒙”褪黑激素息息相关。褪黑激素是一种由松果体生成的荷尔蒙,人在入睡前便会开始出现褪黑激素,并在半夜达到高峰,再于早晨醒来时下降。体内的褪黑激素浓度曲线,反映了个体的“睡醒循环”。

随着褪黑激素逐渐形成,新生儿的睡眠开始逐渐稳定。但在刚开始时,褪黑激素不见得是在该睡觉的夜晚出现,所以爸妈得帮忙新生儿形成“晚上睡着时有褪黑激素,白天醒着时没有褪黑激素”的规律,怎么做呢?

首先,建立白天(光亮与活动)和夜晚(黑暗与安静)的区隔。在早上接受足够的太阳光线照射,借此调整体内的褪黑激素,可协助将生理时钟固定在二十四小时周期,睡眠将更加平稳和良好。

为什么可以透过太阳光线来调整及稳定生理时钟呢?

因为光线会先经由眼睛的瞳孔,抵达眼睛后方的视网膜,再传送光线讯息到位于大脑下视丘的神经核,再经交感神经而传至松果体,并启动大脑后续连锁反应,像是透过光线提醒大脑,已经天亮啰,该起来啰!接下来就会抑制体内褪黑激素的分泌,结束睡眠,等于开始启动一天!

新生儿第6周~3个月大时,父母首要帮助其建立白天和夜晚的区隔。早上让宝宝接受足够阳光照射,抑制分泌睡眠贺尔蒙。待其生理时钟稳定后,睡眠方能更加平稳。(时报出版社提供

可以在白天多照光及太阳,帮助新生儿知道现在是白天,也可以在白天多活动,并减少睡眠长度;到了傍晚,尤其是睡前,则调暗灯光,有助于形成关灯就是要睡觉的连结。

此外,若是日后要开始稳定小孩的生理时钟,每一段的睡眠时间要逐渐固定下来,特别是早上的起床时间。

换言之,新生儿六周大后,大脑才开始准备有褪黑激素,在那之前宝宝都搞不清楚日夜,整天哭闹或是整天睡,自己是无敌中心,妈妈是万能的,这些统统都成了合理的循环。

从第六周起到约莫三个月大时,晚上的褪黑激素才会慢慢增加,日夜的区分才开始稳定下来。一般来说,这个阶段的新生儿有夜眠拉长至五、六个小时以上的规律性,总睡眠时数约为十五~十九个小时。

宝宝第6周~3个月大时,晚上的睡眠贺尔蒙(褪黑激素)才会慢慢增加,也就是夜眠开始拉长,日夜的区分趋于稳定。(时报出版社提供)

对大人来说,拥有好的睡眠长度及有品质的睡眠很重要,就像充电,睡眠提供了我们的身体各种复原机制。对新生儿来说更是如此,优质的“安静睡眠”(quiet sleep)可再细分为浅睡眠期及深睡眠期,能让新生儿分泌充沛的成长荷尔蒙,相对应于长大后的“非快速动眼睡眠”阶段;“活动睡眠期”(active sleep)又称做梦睡眠,则能让新生儿的大脑更进阶发展,相对应于长大后的“快速动眼睡眠”阶段。

新生儿睡觉时的做梦比重很高。刚出生的新生儿有50%以上的睡眠时间在做梦,三个月大时则有40%,均比成人来得高(成人约为20%),这和新生儿的脑部正在快速成长发育有关。

人在做梦时,代表大脑正在整理、反刍、归档及活化白天或清醒时接收到的一切外在资讯,尤其是愈小的新生儿,每天睁开眼看到的、接触到的,都是全新的人、事与物,更是需要非常多做梦睡眠,才能处理这些白天的记忆、情绪与认知,因此,良好的睡眠加上足够的做梦都有助于新生儿的学习。

0~3个月大的婴儿,在睡眠期间,有近一半时间在做梦。宝宝拥有良好的睡眠加上足够的做梦有助于学习。图为不同年龄层的睡眠总时数与睡眠阶段比例。(时报出版社提供)

新生儿到底在哭什么? 给爸妈的悄悄话

新生儿哭闹的原因很多,除了先前谈到因为惊吓反射而吓醒哭闹之外,也要考量是不是身体不舒服。此阶段常见的不舒服原因有:尿布湿了、太热或太冷、喝太饱而肚子不适、吃不够而哭闹、湿疹和被蚊虫叮咬的不适等,都有可能让新生儿睡得不安稳。

爸妈可以怎么做呢?

1. 暂时停一下,冷静陪伴

新生儿哭泣经常连结许多原因,像是疲累、肚子饿、想要你的注意、身体不舒服等,新生儿哭并不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也不等于你照顾得不好,别急着塞奶嘴或抱着四处走动,而没有回应他们的需求。你可以试着暂停一下,观察他们为什么哭泣,猜测他们的需求,并给予适切的回应。

2. 新生儿不会说,但你很会猜

此阶段的新生儿可能没有语音,又或者只有一些语音,为了多了解他们,你可以多猜测他们的感觉。

比如新生儿在哭,但你不知道原因,这时就可以开始猜了。请留意,猜测时要避免宛如连珠炮,好比一口气讲完“宝贝你肚子饿饿吗?还是累累?还是布布湿了?”他们会不知道该回应哪一句话。你可以用很简单的叠字或词汇说出猜测,而且一次只说一个就好,如“喔,宝贝累累吗?”

妈妈好比侦探,讲出宝宝哭闹原因的猜测后,要一边观察宝贝的表情与反应,并进一步提供照护。(Shutterstock)

3. 细腻如侦探,就能猜得准

若把爸妈比拟为侦探,可是一点也不夸张!当你依据新生儿的状况,讲出自己的猜测之后,要进一步一边提供照护,一边观察宝宝的表情与反应。

例如新生儿在哭,你猜测“宝贝累累吗?”再适当给予安抚的言语与动作,也许是唱一首他熟悉的摇篮曲,或是抱着他、轻抚或轻拍他。增加肌肤接触的机会能带来安全舒适的感受,也可以在宝宝哭泣时协助安稳他们的情绪。此时,若是新生儿的表情有了变化,哭声变小,甚至进入梦乡,就代表你猜对了!

如果猜错了(几乎大部分的照顾者不会一试就中)也别太气馁,我们当个“够好”的照顾者就足够了,允许自己有猜错的空间,同样会愈猜愈准喔!(网站专文)

本文摘自《0-6岁好眠全指南:搞定小孩子,爸妈好日子》 时报出版

责任编辑:岳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