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读教科书或课外书时,是否有随手画重点、做记号,或在页面空白的地方写下自己的想法、问题呢?如果你具有这样的作笔记习惯,恭喜,你已是一位优秀的阅读者了。
无论是购买,或去图书馆借阅,你手中的书籍和你之间其实还没有建立起任何关系。购买或借阅,只是前奏而已。如果你把书拿回家之后,就搁在某个角落,或者只是偶尔翻阅,你和这本书的关系毫无进展,书还是书,你还是你。想要真正拥有这一本书的知识或智慧,最好的方法,不是非得要从第一页读到最后一页,而是在阅读中随手作笔记。
为什么就“阅读”来说,在书上(或笔记本)作笔记,是很关键的事呢?首先,这可以让你保持专心,不容易昏昏欲睡。其次,作笔记能带出一种主动思考的力量,使得阅读理解的品质迅速提升。最后,无论记下的是想法、心得或疑问,这都能帮助你掌握书中的精华,甚至于你还可以读到“言外之意”,进入深层讯息的分析,更能充分了解作者的思想。能达到这样的阅读境界,就不只是优秀,而是高明了。
其实,阅读从来都是“双向沟通”的过程。虽然作者并不在现场,但你可以透过作笔记的行动,展开与作者的“对话”。如果这样做,你将会带着好奇、渴望或疑惑进行阅读,书中的字里行间发出许多讯息,刺激你思考,你可能对一些想法恍然大悟,或无法接受作者的部分观点。
在阅读中针对书中内容产生疑惑,或引发思辨,其实是好事,这表示你在相关的知识主题探索上,有了重要的进展。要保有这样的疑惑及思辨,继续探索!
莫提默.艾德勒和查理.范多伦在名著《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曾强调:“在书上作笔记,其实就是在表达你跟作者之间相异或相同的观点。这是你对作者所能付出的最高敬意。”这句话把作笔记的深刻意义,阐述得非常透彻。
可以促进阅读理解的策略或技巧有很多种,其中以“作笔记”、“写摘要”是最扎实的基本功。上文探讨了作笔记,接着探讨如何写“摘要”(summary)。
写摘要,同样足以显示阅读理解的程度。做好摘要的关键,在于优先找出主旨大意,删除不重要或重复的讯息,掌握主要概念、事实(如人、事、时、地、物,或数据等)、推理思路与结论等,然后透过语词归纳、段落整并,用自己的话来改写,以精简、连贯而流畅的文字呈现文本原意。
什么是摘要呢?具体而言,有两个重点:1.内容的说明与描述。2. 摘要不能加入个人主观的评论,也不抒发心得感想,仅能以简短文句,不多也不少地叙明原来文本的重点及论述思路。
因此,一份理想的摘要,应该具备以下的条件:
1. 尽量用自己的话表达,而非将原文缩写,在十分必要的情形下,才会引述原文中关键的文句来强调。
2. 每一个文句、段落涵义都是简明扼要,而且都能前后呼应。
3. 没有赘字赘词,不必转述文本中用来说明的例子。
4. 优先掌握“主张”及“结论”,再衡量如何摘要“论点”,如果字数允许,再摘要“证据”。
四个写摘要的技巧
那要如何写“摘要”呢?有四个技巧可以参考:
1. 快速浏览文本,先抓出主旨及结论;细读,掌握论述的细节和逻辑。
2. 随手标示重要处;不懂的字词或概念,尽快查明。
3. 通常会包含三个部分;首先,呈现全文主旨或问题意识,其次,依据上下文次序及脉络,摘述主要论点或发现(主张),最后为该文结论、建议等。
4. 是否要分段落,得视字数决定,通常150 字以内应该可以不必分段。
总结来说,透过“摘要”,我们能够获得两个好处:
一是可用来测试对于原文本的了解程度,以及增强扼要重述文本重点及脉络的能力;二是有助于快速掌握先前阅读过的文本论述重点。摘要,其实算是笔记的一种,但更聚焦于针对文本的精准掌握,无论在学校或进入职场,拥有写摘要的基本功,是相当吃香的。
<本文摘自《高层次阅读与思考:建中名师亲授,克服阅读万字长文的障碍,快速抓到重点,学会了比补习更有效》,天下杂志提供>
责任编辑: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