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19年02月21日讯】(大纪元记者廖凤琳台湾高雄报导)“希望我的作品能够抚慰人心,带来希望!”2019年开春之际,石雕艺术家郑文裕以“守护”为主题的系列作品,在高雄市立文化中心连展10天,许多前来观展民众感受到作品散发出的温暖,这是他践行创作理念后获得的共鸣。
石雕造型艺术,伴随人类历史发展源远流长,精美传世之作,难以计数。郑文裕认为,天然石材质朴厚重,种类繁多,可依个人喜好随物赋形,创作空间大,且能经久保存,这是他选择石材发挥创意的原因之一。
郑文裕不是雕刻科班出身,自幼对石头有种特殊情感,国中一次工艺课,做出平生第一枚木雕图章,大受老师赞许,使他对雕刻萌生兴趣,却无深入涉猎机会。直到成家后,他转行从事当时薪资丰厚的运输业,得以和石头再续前缘。
为搜集各类雅石,郑文裕走遍台湾东、西海岸,艺术细胞似乎也被激活了,在人生盛年之际,决定放弃高收入,家人亦全力支持,让他一头栽入石雕创作领域,成为专业工艺师。
从土法炼钢、自我摸索,进而参加砚雕研习班,在观摩实做中学习多年。后来因缘成熟,于2007年师从国际知名玉雕师陈培泽学艺,入门前后7年,郑文裕开拓了国际视野,2012年成立个人石雕工作室。
郑文裕表示,陈培泽老师在技法、经验传授,如何使用复合媒材、如何突破创作瓶颈等,给予许多启发,摆脱过去依样画葫芦的制式教学规范,任其自由发挥想像与创意,因此得以将个人理想色彩融入作品,成就了独特的美学风格。
真实感情与生活经验 成为创作泉源
作品由真实感情与生活经验提炼而成,“我的每一件作品,都是来自于生活中的真实感悟。” 郑文裕娓娓道出一段刻骨铭心记忆:“1999年921大地震,家乡竹山受创严重,身为受灾户之一,我庆幸全家人能够安全逃出,但在灾难巨变中,我切身感受到人们寻求心灵安顿的渴望。”
灾害现场满目疮痍、生死瞬间的场景,引发郑文裕对土地、环境、生态以及历史文化等诸多问题的深度思考,这也成为了他日后创作的泉源,郑文裕将感情具象化呈现出来,在作品里,可以看到他用心的轨迹。
雕像作品猫头鹰系列,灵感便源自于921大地震,当地一座超过百年历史的寺庙受损重建后,某一天突然进驻两只猫头鹰,昼伏夜出,安静驻守,长达近10年,被民众视为安抚人心的灵鸟。在西方古老文化和日本民间、台湾原住民图腾中,猫头鹰有智慧、学问、吉祥、福气多种象征意义,郑文裕以此做为题材,取《守护》为名,传递祈福之意。
此外,他刻画樱花钩吻鲑及黑面琵鹭,以纪录台湾在生态环境、物种保育努力的成效。摹刻历史建物如台中中山公园湖心亭、台南安平古堡,有对在地文化保存的教化意义。
以虔敬之心为神佛塑像或以著名教堂和寺院为创作背景,彰显人类寻求心灵依托的共通性。郑文裕多件作品以太阳构图,用极细致的手法表现光芒四射之景,把人的思维导向光明与希望。
相由心生 每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
郑文裕以石材为基体,巧用如树漆、宝石、螺钿、金属粉、不锈钢等媒材,为作品增色,其中有许多个人创新技巧,但他自己的体会是,“技法其实并不难,能否作出韵味,达到‘神似’境界展现艺术底蕴,难度较高。”长时间在机具切割噪音及粉尘飞扬的环境下,苦中作乐,他深切感受创作本身就是一个修心过程。
“相由心生,创作时的心态会投射或转化到物件中,当心境平和时,往往会突发新意,带来变化,石头好像会引导我进入另一种情境,得到预期之外的效果;如果心浮气躁的话,绝对做不出好成绩。”郑文裕深有体会地说。
所以多年琢磨下来,郑文裕觉得最大的收获,不在于技法刀工的突破,而是心性的提升,郑文裕感到自己心态变得越趋淡定,他引述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名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阐述心得,认为凡事顺应自然,是天地万物和平共生的法则,因此可以不计名利得失,为追求完美,自甘于平淡简朴。
他表示,手作虽然辛苦,但融入个人情感的作品,机器量产无法形塑,别人也难以复制,郑文裕笑说:“这就好像我的DNA一般,每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
秉持初心 为石雕艺术倾注心力
带着一家3口远道而来观展的张小姐表示,在面对一尊石雕佛像前,内心自然产生静定肃穆之感,她笑盈盈说,特别喜爱郑文裕独具风格的石雕茶盘作品,早已收藏多年。
另一位高龄95岁退休老医师,用“传承中华文化 造福后代子孙”两句简要话语,向郑文裕致意,老医师真诚举动,带给郑文裕莫大鼓舞。
郑文裕在各地美展中,屡获佳绩。2014、2016年分别以《释放》、《心灵的故乡》两件作品,两度获得台中大墩国际美展工艺类第一名和第二名,更激发他锲而不舍的创作动力。他充满自信地表示,未来仍将保持初心,为石雕艺术倾注心力。@*
责任编辑:曾晏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