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英雄人物】韩信(2) 怀才不遇

五千年辉煌神传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兵仙战神韩信

五千年辉煌神传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大纪元)

 

第二章 怀才不遇

战国末年,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被统一的秦王朝所取代。秦始皇在位的第三十七年,出巡途中突然在沙丘离世。始皇遗诏公子扶苏主持葬礼,使之返都即位。管理诏书的赵高勾结丞相李斯矫诏赐死了扶苏,拥立少子胡亥为皇帝,即秦二世。

秦二世即位后,滥杀始皇旧臣和皇室宗亲,始皇辛苦建立起来的帝国基业开始动摇。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10年),陈胜、吴广首先率领九百戌卒在大泽乡“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挑战二世的统治。他们在陈地建立了政权,国号为“楚”,也作“张楚”。各地的反秦人士乘势而起,纷纷组织自己的力量,一时之间群雄割据,烽火连天,大有回到战国时代诸侯争战之势。

一、仗剑从军

群雄之中项梁、项羽叔侄身世显赫,兵精将强,吸引了韩信的目光。

项梁是楚国名将项燕之子,因为杀了人,避仇迁居吴中,在当地威信颇高,贤士大夫皆出其下。项梁利用其优势暗中招兵买马,训练子弟。

陈胜吴广起事后两个月,项梁叔侄率吴中八千子弟响应,从江东渡江而上,沿途收编了陈婴、英布、吕臣、蒲将军等部属,并占据了彭城以东的秦嘉郡。刘邦和韩信也都在这过程中加入项梁的队伍。

韩信半身像。(取自清顾沅辑,道光十年刻本《古圣贤像传略》)
韩信半身像。(取自清顾沅辑,道光十年刻本《古圣贤像传略》)

不久吴广被部下所杀,同年十二月秦将章邯率军攻破陈地,陈胜被车夫所杀,张楚国亡。项梁接受范增的建议,拥立楚怀王之孙熊心为王,自己为武信君。

章邯打败张楚军之后,领兵攻魏。魏王求救于齐国。章邯又大败齐、楚联军,并追击齐将田荣到了东阿。项梁听说田荣危急,立即引兵救援,击破了秦军。章邯向西面败走,项梁领兵追击,在濮阳再败章邯,最后追到定陶。另一边,项羽、刘邦与秦军大战于雍丘,大胜,斩杀秦将李由。

秦军节节败退,章邯调来了十万大军补充兵力。项梁则由胜而骄,对此毫无反应。韩信预见到其中危险,但地位低下,没有进谏机会。项梁的谋士宋义也看到了潜在的危险,劝谏项梁预防秦军偷袭,项梁不以为然。士气大振的秦军趁项梁疏于戒备突然袭击,剿灭了项梁的大部分主力,项梁本人阵亡。

二、项羽出世

项梁死后,其军队由项羽率领。项羽身长八尺有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是历史上最以勇武闻名的将军,后人评价“羽之神勇,千古无二”。项羽少年时观看秦始皇出巡,浩浩荡荡,万人敬仰,就踌躇滿志地对项梁说:“彼可取而代也。”

项羽像。(公有领域)

项羽看韩信高大英武,任命他为侍卫武官执戟郎。韩信因此有机会近距离接触项羽。

定陶大战之后,楚怀王怕楚军士气低落,命令项羽领军退至彭城,进退有据。章邯见一时难有胜算,就转而北上攻打赵国。赵王被困巨鹿(钜鹿),向诸侯求援。齐国、燕国均派遣了援军,赵国大将陈余和代国张敖也带兵前来,“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史记‧项羽本纪》)但在章邯大军的虎视之下,没有人敢向秦军开战。

秦二世三年冬楚怀王也派出了两路援军:一路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领兵五万救援赵国;另一路以刘邦为将进兵咸阳;并与众人约定,先取关中者为王。

宋义到达安阳后,滞留四十六天不走,企图坐观秦赵相斗,以收渔翁之利。没有援军,赵国肯定不敌章邯。如果章邯解决了赵国,下一个目标就是新败的楚国。当时安阳天寒大雨,楚军缺粮,士卒冻饿,拖延下去,必出大变。项羽多次进谏北上救赵,都被宋义拒绝,且下令军中不听命令者斩。项羽万般无奈,杀了宋义,自任代理上将军。楚怀王鞭长莫及,只得认可。

楚军数量远远少于秦军,各路援军又惧秦军声势,筑营自守作壁上观。项羽只能独自作战。项羽沉着冷静,先派英布率两万楚军切断章邯和其他秦军之间的救应通道,随后亲自率三万士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史记‧项羽本纪》),没有退路,士兵唯有拚死一战,“破釜沉舟”的成语由此而来。

及至巨鹿,楚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秦军,全军无不以一当十,项羽身先士卒奋勇厮杀,“又羽呼声动天地”(《前汉记》),楚军越战越勇,打得秦军胆战心惊,终使楚军九战九捷。秦将苏角阵亡,王离被俘,涉间不愿投降自焚而死。旁边的诸侯援军看得目瞪口呆,直到秦军败退,才敢冲出营寨助战,解了巨鹿之围。

在项羽的步步紧逼之下,章邯节节败退,最终于秦二世三年七月,在殷墟率部众二十万投降项羽。秦军主力遂告覆灭,曾经灭六国击败匈奴的雄师就这样灰飞烟灭了。

战争结束后,项羽召见诸侯将领。众将膝行而前,莫敢仰视。赵王亦前来拜见,跪拜项羽搭救之恩。项羽被拥立为“诸侯上将军”,为各路诸侯军队的统帅。

项羽向天下人展示了一代英豪的不世雄才。其横空出世令当时所有的沙场武将黯然失色,也为中国历史写下了一段不朽的神话。

项羽彩像。(清人绘)

三、刘邦入关

项羽解决了秦军的主力,当上了“诸侯上将军”,但率先攻下秦国都城咸阳的却不是他,而是刘邦。

刘邦,沛郡丰邑中阳里人,出身平民,四十八岁时起兵于沛县,人称沛公。他年轻时整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身边有一帮狐朋狗友,加上出手大方、善于笼络,因而颇有人缘;后来当了泗水亭长。

刘邦不喜欢读书,骨子里看不起读书人。史书记载,有冠儒的书生前来求见,刘邦取下他的帽子,往里撒尿,常常与人破口大骂。比如当年郦食其前来求见,门人说是读书人,刘邦不见,最后郦食其自称是高阳酒徒,刘邦连忙请他进去,和他相见甚欢。他擅长的是玩弄权谋,工于心计,见风使舵,懂得如何控制比自己有能力的下属,因此手下有不少能人贤士;窃取别人的果实也有过人之处。

刘邦在项羽正面与秦军激烈交战之时,绕开了最危险的战场,率兵突入关中。当时赵高已弑秦二世,去秦帝号,随后子婴杀赵高,只称秦王。刘邦进攻咸阳,子婴无力抵抗,于是素车白马,降帜道旁,亲自捧着皇帝的玉玺符节向刘邦投降,秦朝至此灭亡。

刘邦进了咸阳城,看到咸阳宫的宏伟壮丽,还有皇帝专用的帷帐、车马、重宝和妇女,目瞪口呆,爱不释手,全然忘记了外面纷乱的局势和虎视眈眈的对手们,打算止宫休舍,住进皇宫。樊哙和张良等轮番苦劝,终于说动刘邦封闭皇宫和府库,率军到灞上驻扎,并按萧何的建议宣布约法三章,即杀人者死,伤人及偷盗抵罪,同时废除秦律,其它方面则一切如常。“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史记‧高祖本纪》)

项羽在正面作战,出生入死,但胜利的最大果实却被刘邦轻取,气愤不过,因此巨鹿大战之后,立即率领四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向关中杀来,驻扎在咸阳城外的鸿门。谋士范增进言说刘邦在关东时贪财好色,这次不取财物、不恋美女,看来其志不小,应趁早铲除。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也派人送信证实了刘邦的称王之心。项羽随即下令次日一早发起攻势。

刘邦的全部兵力只有十万,战斗力远不及楚军。如果两军对垒,结果不打自明。项羽的叔叔项伯为报答张良的救命之恩,连夜骑马到灞上向张良透露了消息。张良不愿独自逃生,立刻告知刘邦。刘邦听了大惊失色,顿时手足无措,在如此悬殊的力量对比之下,除了示弱求饶别无良策。于是刘邦和张良简单商议后,立即请项伯进军帐,敬酒寒暄,极力笼络,又把自己的女儿许给了项伯的儿子,结成儿女亲家。彼此相谈甚欢之际,刘邦趁机表白说自己并没有称王的野心,自己进入关中所做的一切都是为项羽入关做准备。项伯答应在项羽面前替刘邦说情,并嘱咐刘邦第二天亲自去拜谢项羽。

项羽重兵在握,傲视天下,本来就不把刘邦放在眼里,加上项伯巧舌如簧,三言两语就被说动了,放弃了进攻灞上的计划。

第二天,刘邦带着张良和大将樊哙亲自到鸿门,表明自己只是看守咸阳,等项羽来称王。项羽相信了刘邦,设宴招待刘邦。被项羽尊称为“亚父”的范增则始终认为刘邦是心头大患,坚持要项羽在宴会上斩草除根,杀掉刘邦,以绝后患。这场杀机四伏的宴会就是史上有名的“鸿门宴”。

范增像。(清人绘)

宴会上,范增坐在项羽旁边,几次暗示项羽动手杀刘邦,可是项羽却假装没看见。范增让大将项庄到酒桌前舞剑助兴,想借机刺杀刘邦。项伯赶紧也拔剑陪舞,用身体挡着刘邦,项庄无法下手。张良见情况紧急,赶紧出去召唤樊哙。樊哙早年以杀狗为生,是刘邦麾下最勇猛之人。他听说刘邦有难,手持盾牌和利剑,直接闯入军帐。守卫士兵想拦住他,樊哙用盾牌一推,卫兵跌倒在地。樊哙揭开帷幕,瞪眼看着项羽,头发上指,目眦尽裂,斥责项羽说:“刘邦攻下咸阳,没有占地称王,却回到灞上,等着大王你来。这样有功的人,不仅没有得到封赏,你还听信小人的话,想杀自己兄弟!”项羽听了,心中惭愧。刘邦乘机假装上厕所,带着随从跑回灞上军营中。谋士范增见项羽优柔寡断放跑了刘邦,气愤又绝望,叹道,“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出《史记‧项羽本纪》。译文:“唉!这小子真的不能跟他共谋大事。将来夺得项王天下的人,一定就是沛公!我们这些人都要成为他的俘虏了!”)

刘邦回到军中后立刻处死了曹无伤。“鸿门宴”后来就成了“不怀好意的宴会”的代名词。由此发展出来的成语还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五千年辉煌神传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研究组

点阅【千古英雄人物之韩信】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