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姐本不是我的病人。一次旅游朋友介绍我们认识了,她67岁,退休的年纪,但有时也会去大卖场帮忙。人消瘦,看起来有些苍老。
那是2019的仲秋,天高气爽。一日的舟车劳顿,连续跑了两个景点,大家都累了,到了旅馆洗洗涮涮,四位女士躺倒床上还没聊几句,就先后进入了梦乡,想着四位共眠一室,或多或少会有些干扰,没想一觉到天亮。起身一看,菊姐已经洗漱完毕,行李也整理停当,略显无聊的坐在床边。
“早安!菊姐,起这么早。”我向她问候。
“每天都是早早醒来,睡不着。”她面带难色的回答着,原来菊姐失眠多年,看过医师,中药调理也试过,效果不佳。
《难经·四十六难》曰:“老人卧而不寐, 少壮寐而不寤者,何也?然:经言少壮者,血气盛, 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于常,故昼日精,夜不寤也。老人血气衰,肌肉不滑,营卫之道涩,故昼日不能精,夜不得寐也。故知老人不得寐也。”
《灵枢·口问》亦云:“卫气昼日行于阳(体表),夜半行于阴(体内、五藏六腑),阴者主夜,夜者主卧。”“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
也就是说,老人气血虚衰,营卫失调,卫阳昼不行于阳,夜不行于阴,故白天精力不足,晚上睡眠不佳。
《灵枢·大惑论》亦指出“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可见,营卫的昼夜运行有如人体内在的生物钟,控制着人体的睡眠觉醒周期。
(1)若营卫失和,运行失序;
(2)亦或阴血亏虚,阳不得入于阴,势必会导致睡眠障碍,而表现出失眠或多寐。
菊姐长期入睡困难,又常在1到3点间醒来,心烦不得眠,甚则睁眼至天亮而起。人们常看到菊姐的身影,早早出现在晨雾中的公园里。由于长期睡眠不足,休息不好,疲劳身懒,背痛,脚跟痛。晨起口干口苦,脸虚浮,眼干涩。而且菊姐日常的消化吸收功能也比较差,无饥饿感,食欲不佳,胃反酸。常口干。大便硬,日一解。夜尿一次。
血热脉,左关分开,尺脉弱。舌淡胖,苔薄白,边有齿痕。
常在1~3点醒来 说明肝阴不足
逐症分析,丑时是凌晨1点到3点,这段时间是“肝经当令”,即肝经值班。
中医讲“肝主藏血”,既储藏有形之血,同时肝又疏泄无形之气,肝开窍于目,主筋,其华在爪。现代医学认为肝有解毒、造血的功能。
“人卧则血归于肝。 ”“肝经当令”之时,人要进入深度睡眠,才能完成肝的排毒和代谢任务。阳入于阴则寐,患者这个时段醒来,说明肝阴不足,阴虚而不含阳。眼干涩、疲劳也佐证了这一点。
《黄帝内经》云:肝为罢极之本。 (“罢”,音义同“疲”,和全身筋的活动有关。)“罢极之本”说明肝主管筋的活动,能够耐受疲劳。
《金匮要略》提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食欲不佳,胃反酸,是脾胃的症状。大便硬,是燥气。舌淡胖,苔薄白,边有齿痕,是脾虚有湿邪。
脚跟痛,肾经所过,为肾虚。肝脾肾三臓均虚。但肝阴血虚是主要矛盾。
阴血不足之人,尤其是肝血亏虚者,往往睡眠不佳,血不养心,虚烦不得眠,或多梦、早醒。这种人的肝脉(左手关脉)常是虚浮的,经不起按,中医称之为“无根”。阴虚而不能含阳,山茱萸滋补肝肾之阴,重点滋肝阴,色红入心,故滋补心肝肾三臓之阴。
来复汤加味,让她一觉到天亮
来复汤加味:
生山茱萸30g,酸枣仁30g,生晒参、炙甘草、生龙骨、生牡蛎、茯苓、白芍各15g,菟丝子、鸡内金、白术各20g。五剂,早晚喝。
方中生晒参、茯苓 、白术、炙甘草:为四君子汤,健脾祛湿。
晨起口干口苦为甲胆之火,芍药甘草汤降甲胆。
生龙骨、生牡蛎:固肾摄精,收敛元气。
菟丝子:鼓舞肾气。
药后睡眠明显改善,每晚起夜0~1次,再入睡容易。晨起口干口苦改善,大便每日1~2次,量增多,前干后稀烂(排除湿浊)。精神转佳,脸浮肿好转,时有眼泪。脚跟痛同前。
有趣的是看诊结束时,患者问了一句:“能否用同样的方给老公抓药(她老公也失眠),吃这药方好好睡噢。”当然不行,中医是治人不是治病!
效不更方,持续给菊姐按此思路调理,效果很好。
食疗小方
对于因肝血亏虚,血不养心引起的失眠,这里介绍一个药食同源的小方:
【配方】山萸肉9g, 炒酸枣仁6g(捣碎成沫)。此为一天用量。
【用法】用山萸肉煮水,冲服酸枣仁,喝两三天,可改善。
明代著名医家廖希雍说过:养血需用酸枣仁。
注1:本栏目登载的方药,请勿擅自使用,务必咨询专业医师。
注2:“来复汤”是清末民初的山西名医张锡纯所创 。
身处纷乱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责任编辑:李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