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遍游名山,潜心修道,陶然忘机。诗人笔下,每每仙气四溢,神采飞扬。
修炼的奇妙,在《感兴八首》【其五】中可见一斑:
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吹笙坐松风,泛瑟窥海月。
西山玉童子,使我炼金骨。欲逐黄鹤飞,相呼向蓬阙。
松下吹笙,海上弄琴,洒脱、畅快!西山的玉童子,使李白炼就了金骨,他身轻欲飞,想和黄鹤一起奔向蓬莱仙岛。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作于公元760年、李白遇赦后重游庐山时。此诗亦点染游仙传奇,为研究李白的人生与思想提供了重要依据。
诗中写道:“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前人对这首诗评价颇高。《唐诗别裁》评曰:“先写庐山形胜,后言寻幽不如学仙,与卢敖同游太清,此素愿也。”《批点唐诗正声》云:“方外玄语,不拘流例。全篇开阖佚荡,冠绝古今,……结句非素胎仙骨,必无此诗。”
李白的游仙诗独具一格,不仅流露对神仙的向往,也透出修炼的玄机及其与仙家的渊源。诗中,仙人飘忽隐现,赠其琼浆玉液、天机秘笈,鼓励他及早修炼。李白乘风驾龙,冲破凡间的限制,漫游仙界,好不潇洒!
诗人在《天台晓望》里问:“安得生羽翰?千秋卧蓬阙。”如何才能身长羽毛,千秋万代在蓬莱仙岛逍遥自在呢?
《怀仙歌》里写:“仙人浩歌望我来,应攀玉树长相待。”天上仙与地上谪仙,遥相思念,经过了漫长的等待,终于欣喜重逢。诗人满怀期待,盼望归返仙境。
在《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里,李白表达了要和妻女全家修炼的意愿:“拙妻好乘鸾,娇女爱飞鹤。提携访神仙,从此炼金药。”
《飞龙引二首》写道:“紫皇乃赐白兔所捣之药方”,诗人“登鸾车,侍轩辕,遨游青天中,其乐不可言。”“下视瑶池见王母,蛾眉萧飒如秋霜。”
《古风》第四十一首气势雄浑,飘逸超然,是很有代表性的游仙诗。
朝弄紫沂海,夕披丹霞裳。
挥手折若木,拂此西日光。
云卧游八极,玉颜已千霜。
飘飘入无倪,稽首祈上皇。
呼我游太素,玉杯赐琼浆。
一餐历万岁,何用还故乡。
永随长风去,天外恣飘扬。
显然,李白诗里所描述的,不是虚幻的梦境,也非想像。诗人位列仙班,随心所欲地穿越时空,俯视众神。
李白还有很多遇仙记。比如,他“幸遇王子晋”(《古风》五十九首之第四十首),赤松子借给他白鹿(“借余一白鹿”),玉女“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王子晋、赤松子、卫叔卿都是古籍里记载的得道仙人。
《古风》其七描写了李白与“千岁翁”安期公相见的场景。
五鹤西北来,飞飞凌太清。
仙人绿云上,自道安期名。
两两白玉童,双吹紫鸾笙。
去影忽不见,回风送天声。
我欲一问之,飘然若流星。
愿餐金光草,寿与天齐倾。
据史书记载,安期公是秦、汉间齐人,也有说他是琅琊阜乡人。秦始皇东游、登琅琊台期间,和他密谈了三天三夜。安期公离开时,给秦始皇留书说,“千年之后,求我于蓬莱山下。”(汉刘向《列仙传》,晋皇甫谧《高士传》)
1. 游泰山组诗
天宝元年四月,暮春时节,李白登临泰山,写下《游泰山六首》。这一组连章古诗结合了山水与游仙体,内容丰富,文采飞扬,是李白的重要作品。作者的生花妙笔随其身心自由驰骋,展现了瑰丽、神奇的境界。
泰山雄奇壮美,云蒸霞蔚,历来有仙人出没的传说。李白在此几度遇仙,自然心神摇荡。第一首写道:
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玉女四五人,飘飖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遗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
旷然小宇宙,弃世何悠哉。
天仙下凡,向李白暗示,他的根基好,当及时修炼。不过诗人却犹豫不决,表示“自愧非仙才”。
在第二首诗里,仙人赠李白一本天书,督促他赶快修炼。(“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扪萝欲就语,却掩青云关。遗我鸟迹书,飘然落岩间。”)
后来,李白又遇到青发小道童,仙童笑着对他说:“怎么这么迟才来寻仙学道,岁月蹉跎,容颜已老。”说完,他消失得无影无踪,诗人无从追赶。(“偶然值青童,绿发双云鬟。笑我晚学仙,蹉跎凋朱颜。”)
2. 《梦游天姥吟留别》
天宝五年(公元746年),李白再次踏上旅途前,写下了《梦游天姥吟留别》。
天姥山位于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境内,是许多古代文人向往的仙山。传说登山者能听到仙人天姥唱歌,山因此得名。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此诗看似以游仙体记梦,实际上,李白把自己看到的仙境以梦境托出。一般人视之为对梦游的描绘,只有能够看透真相的人,才会领略作者的真正用意。
在另一层空间,李白眼里的天姥山高拔耸立,气势压过了四万八千丈的天台山。月光下,诗人飞渡镜湖,降落在剡溪。他穿上南北朝大诗人谢灵运当年游山时的特制木屐,登上了谢公攀登过的石径。“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迷花倚石,熊咆龙吟,云青欲雨,水澹生烟。诗人描写了一番变化莫测、令人目不暇接的山水奇景。忽然,“列缺霹雳,丘峦崩摧”,霹雳之中,“洞天石扉,訇然中开”,一个神仙世界突然显现:“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仙之人兮列如麻”!成群的仙人密密麻麻,列队迎接诗人到来。金银筑成的楼台与日月交相辉映,缤纷绮丽,殊胜壮观!
倏忽间,仙境消失,诗人返回现实空间。“梦”醒时分,他长叹悟道:“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时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人世间的行乐暂短无常,到头来如流水消逝、落花无凭,何苦留恋红尘?
3. 《寄王屋山人孟大融》
公元744年(天宝三年)冬,李白同杜甫渡过黄河,去王屋山寻访道士华盖君,见到了一个叫孟大融的人,与他志趣相投。李白特为其赋诗一首。
寄王屋山人孟大融
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亲见安期公,食枣大如瓜。
中年谒汉主,不惬还归家。朱颜谢春辉,白发见生涯。
所期就金液,飞步登云车。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
诗人自述,昔日在崂山以紫霞为食,还曾与安期公见面,品尝了著名的硕大枣子(汉武帝时期的方士李少君曾对汉武帝刘彻说:“臣常游海上,见安期生。食巨枣,大如瓜。”)。作者又叹,中年效力于朝廷,却不称意,归乡后几度沧桑。他期望得到仙丹,登天乘云车,同时向往清修之天地。
“闲与仙人扫落花”——人在俗世,心在方外,天人合一,那是怎样的一种优雅和超然!(未完待续)
点阅【诗仙李白】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林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