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雪子医师(温哥华)
辩证,就是分析、辨认疾病。辩证是以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等基本理论为根据,通过望、闻、问、切,来获得资讯,再加以综合分析,辨明病因,从而作出诊断的过程。辩证治鼾,有全面的准确性,可以帮助患者快速痊愈。
辩证治鼾
中医学中的“症”、“证”、“病”这三者概念是不同的。所谓“症”,是指疾病的单个症状;“证”,是指疾病发展过程中,疾病的现象;“病”,是指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的概括。
临床上根据疾病的主要表现和特征,来诊断疾病的过程则称为“辨病”。“病”和“证”的确定,都是以症状为依据的。一病可以出现多证,一证可见于多病之中。因此,临床上必须把“辩证”与“辨病”相结合,这样诊断就会准确。
中医历代医家的辩证医学,是通过长期临床实践,逐渐发展而成,辩证领域很广,举例来说,有:“病因”辩证、“气血津液”辩证、“经络”辩证、“脏腑”辩证、“六经”辩证、“卫气营血”辩证、“三焦”辩证……等,这些辩证方法,虽有各自的特点和侧重,但在临床上都是可以互相补充、互相运用的。
由于国际间对“鼻鼾”并发“睡眠呼吸中止症”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中医在治鼾上,有了发挥的机会。睡眠医学发现“打鼾”不但影响睡眠品质,还会让患者出现呼吸暂停,使血氧降低而造成疲困、头痛、头昏、乏力、记忆减退,并且对心血管系统损害甚大,严重可导致心力衰竭或猝死。
“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治疗应以中医辨证为基础
以中医治疗“鼻鼾”,主要的关键就是要先“辨证”。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治法自然有异。就我的临床经验来说,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古人认为“打鼾”与“脾胃”病密切相关,并且与咽喉病变、气血失和、肥胖痰湿有直接关系。
从中医的角度深入研究发现,治疗鼻鼾要以多方面入手,包括:气、血、痰、瘀,依不同证型,从“心”“肝”“肺”“脾”“肾”治疗。从临床上来看,“鼾症”患者大多以男性中老年居多,尤其有饮酒、肥胖、家族史及特殊体型者发病率较高。小儿鼻鼾也以胖者居多,多以“脾虚”入手,成人则以“脾湿”为主,治疗后期则应以调理“肝”“脾”“肾”这三方面来进行治疗。
另外,针灸治疗“鼻鼾”有很好的疗效。“灵骨穴”、“大白穴”为董氏奇穴,有“补气温阳”的效果;“合谷穴”、“太渊穴”是大肠经与肺经之原穴,配“迎香穴”、“印堂穴”对于鼻鼾的病证与病位有标靶的功能。
治疗呼吸道相关的疾病,其它穴位应随证加减,如:胸闷加“内关穴”、“间使穴”、“公孙穴”;纳差加“足三里穴”;痰湿者加“丰隆穴”、“复溜穴”、“阴陵泉穴”,肾阴虚者加“太溪穴”,心虚血瘀者加“血海穴”……等,都可以达到标本同治,对鼾症有明显的疗效。
中药方面,龙胆泻肝汤,清肝利湿之力甚强,对咽喉、甲状腺肿大的实证患者有立即的效果。桑菊饮,能宣降肺气,化痰生津、清利咽喉。苍耳散,可升清降浊,除湿通窍。辛夷散可宣发肺气,通窍利鼻。痰多色白者加二陈汤以燥湿化痰,理气和中。腹满便溏者可用参苓白术散。另外清涕者加细辛、苍耳子、麻黄、附子。黄涕加泻白散、桑叶、菊花、竹叶……这些,我在前面篇章都已提过,现在综合整理一下,让大家更清楚其脉络。
“睡眠呼吸中止症”的证型繁多复杂,治疗方式无法统一标准化。以我临床三十多年经验,“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治疗应以中医特色“辨证”为基础,配合“针灸”与“中药”,采取标本同治的方法,这样,绝对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睡眠医学对中医辩证治疗“睡眠呼吸中止症”,在国际间有愈来愈多的研究与报告,其中不乏疗效评定指标的量化、客观化,使得以这种治疗方式更具有科学性、可比性、可靠性,这对病人来说真是一大福音。◇
黄雪子(Dr. Yuki Huang),权威中医师,糖尿病专家,现居住在加拿大温哥华。
● 加拿大卑诗省高级中医师、针灸博士、中医学博士、自然医学博士。行医35年,在台湾、大陆、美国、日本、越南、香港,均有从业资质。
● 现任“中华自然疗法世界总会”加拿大分会会长;
● 任日本“综合医疗协会”学术部主任;
● 任台湾“针灸学会”顾问驻加拿大代表;
● 前中国“针灸学咳嗽研究委员会”主任委员。
温哥华点世堂
地址:5268 Grimmer St. Burnaby BC, Canada
电话:604-779-1713,604-241-2531
网站:www.touchstone-tcm.ca
脸书:www.facebook.com/dr.huang
责任编辑:丹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