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被认为是沉默的器官,往往在出现疼痛时,疾病已经很严重。但事实上,肝功能若变差,会提早发出抗议讯号,例如身体、口腔发出腐臭味。为了预防症状恶化,中医推荐3种茶饮和四神汤,有助养肝,改善口臭、体臭。
体臭、口臭若为腐臭味 代表肝有异样
有仔细闻过自己身体的味道吗?人们流汗时的汗臭味,是皮肤表面细菌分解汗水所形成的臭味。但如果是腐臭味,甚至甜酸味,那是肝脏生病的味道。
睿鸣堂中医诊所院长吴宛容解释,肝脏是处理和分解人体毒素的器官,正常情况下,会藉由排便将毒素排出体外。如果肝功能异常使肝脏毒素无法顺利排出,血液中的氨和尿素氮便会增加。而氨气是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它们会经由呼吸从口鼻与毛细孔排出,产生口臭、体臭。症状较严重者会出现偏腐臭的臭味。
而严重肝功能异常的患者,会产生烂苹果般的体臭。吴宛容形容,闻起来像甜酸味加上臭鸡蛋或鱼腥味,“这叫肝臭,出现这种味道时多是偏肝衰竭的患者”。因此当身体有烂苹果臭味,建议赶快做肝脏检查。
爱喝酒、抽烟及吃槟榔都会加重肝脏解毒负担,有这些不良习惯的人,肝功能通常较差,体臭较普通人更明显。
这些症状都属肝功能变差
当肝功能变差,人不仅容易出现体臭,依严重程度还会出现不同的症状:
肝血虚:头发和眼睛干涩、白发变多、视力模糊、四肢易麻。
肝火旺:出现肝疲劳症状,如口干舌燥、血压偏高,头部胀痛、口臭体臭。当肝火上炎,造成脑神经难以安定,会出现睡眠障碍,变得难入眠、浅眠、多梦等等。吴宛容表示,有些人在夜里会听到另一半在睡觉时频繁磨牙、说梦话,且一星期过半时间都是如此,属肝火过旺,建议就医治疗。
肝发炎、肝衰竭:此时体臭严重,有烂苹果的味道。
因肝主血,肝功能变差的初期是肝血虚。血属阴液的一种,当阴液长期不足,会造成肝火旺,累积久了会恶化成肝发炎、肝衰竭。吴宛容提醒,民众若有肝血虚等初期症状,要赶快治疗,别让病情恶化下去。
绿色蔬菜入肝 避开增体臭的辛香料
晚上11点至3点进入熟睡期,才能让肝脏发挥排毒修复的功能。但很多人因工作忙碌或育儿等因素,常日夜颠倒、熬夜或睡眠不足,造成肝脏在解毒时段无法休息,而产生口臭、体臭的问题。
这些情况在吴宛容的门诊上很常见,若生活型态难以改变,她会建议这些患者多补充对肝有益的营养。
中医讲颜色与脏腑相对应,青入肝、黑入肾、红入心、黄入脾、白入肺。要补肝、疏肝解毒,建议多吃绿色食物,如花椰菜、绿豆、苦瓜、芦笋、地瓜叶、菠菜、空心菜等等。现代医学则认为,绿色蔬菜含抗氧化成分,可抑制发炎反应。
同时,还可多吃富含多糖体的菇类。当肝处于发炎状态,多糖体可发挥修复细胞的作用,并提升免疫细胞活性,减轻肝脏的解毒负担。
吴宛容提醒,有肝疲劳、肝轻微发炎状态的患者,日常饮食要避开烤、炸、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及韭菜、蒜、葱、九层塔、姜等会让体臭更严重的辛香料。这些辛香料常和蔬菜一起烹煮拌炒,只要挑掉不吃即可。
养肝3茶饮 减缓口臭和体臭
因肝负责代谢、排毒,肝疲劳患者一定要多喝水,补充足够水分,以促进循环。成人每日的饮水量大约在1500~2000cc,其中部分的水可由下列养肝茶饮代替:
1. 枸杞红枣茶
每日份量与作法:枸杞3钱(约15公克)、红枣5~6颗,加1000cc的水一同煮滚约10分钟后熄火。
吴宛容表示,枸杞和红枣都有补肝血的作用,有肝血虚症状的民众平时可冲泡饮用。
2. 决明子茶
每日份量与作法:决明子3钱加1000cc的水一同煮成茶水。
决明子有清肝明目及润肠通便的功能,因此有肝火旺症状,如严重的口干舌燥、口苦口臭,同时有便秘的民众可饮用决明子茶。
3. 菊花茶
每日份量与作法:菊花3钱加1000cc的水,煮成菊花茶。
菊花有平肝明目及清热解毒的效果,肝火旺的人出现眼睛干涩、口臭且大便偏软时,较适合饮用菊花茶。
平时饮用这些茶饮可以改善肝功能,进而减缓口臭,缓解肝不好造成的体臭问题。吴宛容提醒,因肝已是发炎状态,糖又是会造成发炎的食物,因此这些茶饮不宜再加糖去煮。
体臭又食欲不佳?来碗四神汤
中医的肝不仅跟情绪有关联,也会影响到肠胃。很多因肝功能变差引发体臭的人,可能同时有食欲不佳、一紧张就想上厕所的问题,此时可用四神汤来调养。
吴宛容介绍,四神汤是老少咸宜的平补药膳,材料中的莲子、芡实、茯苓和山药皆有健脾效果,可调理肠胃。肠胃功能经强化后,肝才能得到充分营养。
四神汤材料:排骨600公克(也可换成猪肠或猪肚)、薏仁、莲子、芡实各75公克,茯苓3片、山药10片、盐巴1小匙、米酒1大匙。(约4人份。)
作法:
1. 薏仁简单洗净泡水2~3小时,捞出备用。
2. 莲子、芡实、茯苓及山药以清水洗净,沥干水分备用。
3. 清洗排骨并汆烫去血水,再捞出、沥干水分备用。
4. 将上述所有食材放入锅中,倒入1500c.c.左右的清水,开大火煮沸。
5. 沸腾后,转小火闷煮至材料软烂,加入适量盐巴、米酒调味,再熬煮2~3分钟,待酒精挥发,即可盛出食用。
浏览大纪元健康1+1频道,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责任编辑:李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