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牛奶”怎样带来“大改变”?

作者:任采真

Shutterstock,butter milk,白脱牛奶,牛奶

我们的一颗善心、一丝善念、一个善举,真的就可能会对周围的世界产生积极的影响。(Shutterstock)

在英国著名的古老的建筑物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墓碑林中,有一块无名氏的墓碑[1]。上面刻着一段著名的话: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像力从没有受到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

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放近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然而,这也一样,似乎不可能。

当我进入暮年后,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那些离我最近的人,但可惜的是,他们中也没人改变。

当我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就去改变我自己,我就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激发和鼓励下,我可能更有益于国家。然后呢,或许,我甚至可能改变了这个世界。

这段话诉说着一个生命终结时得到的人生体悟:无论理想的大小,从改变自己做起!从自己与家人、外界的互动、互相扶持与鼓励中,将成就更大的改变的力量!

年轻时人们怀抱着一个远大的理想,希望能够改变这个世界。随着年龄的增长,才逐渐意识到,改变世界并非易事,最后时不我与,多少人抱憾以终,有人留下临终的慧悟。

转身看人生,如果,我们能够把成就自己的心放下,把成人之美的善念升起的时候,改变世界的可能性就远远的超越了我们的想像!不需要等待我们自己的功成名就,只要我们的一颗善心、一丝善念、一个善举,一定会对我们周围的世界产生好的影响。

这种信念真会成真吗?请来体会一下网路上流传的这个故事:

一个穷学生郝武德.凯礼为了赚取学费,挨家挨户推销货品。一天晚上,他还在工作,但是一整天没进食的肚子呱呱叫,而口袋里只剩下一些零钱了。此时的他下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向下一家人“化缘”一些东西来裹腹。

在下一家的门上他轻轻敲了几下,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孩子打开了门,而他却失去了要饭的勇气,只要求:“能给我一杯水喝吗?”

女孩端出一大杯鲜奶给他,他一股脑儿喝下肚,问道:“我要付多少钱呢?”女孩答说:“你不欠我一分钱。母亲告诉我们,不要为善事要求回报。”

郝武德.凯礼动容地看着对方说:“让我由衷地感谢你和令堂。”

郝武德‧凯礼带着温暖的身心继续他的打工,而他对人的信心也增强了起来。他重拾了奋斗的信心。后来他成为一名学有专精的医生。

一些年后,长大的女孩患了一种罕见的疾病且病情危急,当地医生束手无策。家人将她送进大都市的一家医院,但愿女孩能得到专家的诊疗。

当时郝武德.凯礼医生已经是那家医院里有口碑的好医生。他听说从某某城远道来了一个女病人时,现出若有所思的神色,他立刻前往病人的病房。他一眼就认出了眼前这位女子,曾给过他极大的鼓励和力量。

从那天起,他的专长有如涌泉投注到这位女子身上。在他细心关照下,女子闯过了死亡之谷,起死回生。

女子将出院的那一天。批价室将她的账单送到主治医生手中,请他签字。郝武德.凯礼医生看了一下账单,然后在账单边缘上写了几个字。

当账单转送到女子手中时,她一时不敢打开账单,因为她知道,这将是她一辈子才能还清的一笔医药费。然后,在打开的瞬间,账单边上的手写笔迹引起她的注目:“一杯鲜奶已足以付清全部的医药费!”签署人:郝武德.凯礼医生。

后语:

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一个穷学生郝武德.凯礼因为一个善念的鼓舞、一个善举的助力,而得以扭转了生命的困境,终于成为一名仁心仁术的医生。这一位仁心仁术医生的力量得以改变病人的困境、改变病人的家庭、改变社会,而造成这个改变的源头——女孩和家人,他们的心头并没有想到要“改变他人、改变社会”,他们只是想作善事不求回报!

我们的一颗善心、一丝善念、一个善举,真的就可能会对周围的世界产生积极的影响!助人不要回报,就像在社会上存入一笔不要领回的善款,而它的利息,会一直挹注到社会的土壤中,创造出源源不断的复利,越来越丰厚,最后将比本金多很多,永远存爱人间。而无所不知的上天,会以超乎想像的方式回报福份在存善款的人身上!@

参注

[1] 一说这块墓碑是为了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所有为保卫国家而慷慨赴义的无名战士们而立的。

[2] 墓碑原文:

When I was young and free and my imagination had no limits, I dreamed of changing the world.

As I grew older and wiser, I discovered the world would not change, so I shortened my sights somewhat and decided to change only my country. But it, too, seemed immovable.

As I grew my twilight years, in one last desperate attempt, I settled for changing only my family, those closest to me, but alas, they would have none of it.

And now, as I lie on my death bed, I suddenly realize:

If I had only changed myself first, then by example I would have changed my family. From their inspiration and encouragement, I would then have been able to better my country, and who knows, I may have even changed the world.

责任编辑:方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