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类人是发炎体质 中医7秘笈 护肠道提升免疫力

很多疾病的根源都来自于身体的慢性发炎,肥胖症、三高问题(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血糖)、心血管疾病,甚至癌症都跟慢性发炎有关。肠道是身体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健康的肠道能减少慢性发炎。台湾京禾中医诊所院长陈俊如在大纪元《健康1+1》节目中讲述如何透过饮食,增加肠道健康,增加免疫力,改善发炎体质。

中医眼中四类人容易发炎

 陈俊如表示,从中医角度看,有四类型人最容易产生慢性发炎:

1. 血虚气虚型

时常感到疲劳倦怠的人,就是慢性发炎体质的基本类型。

中医认为,气是体内构成生命的“能量”或“动力”,而体内补充营养的物质泛称为血。气和血在全身循环运行,维持各组织器官的平衡和稳定,当身体出现气血不平衡或不足时,可能会出现疾病等问题。

2. 痰湿体质型

多属有肥胖症的人,也可能有高胆固醇、高血压、高血脂及高尿酸等现象,是抵抗力比较差、容易被感染的类型。

3. 气滞体质型

承受压力大、睡眠品质差的人,导致身体气血循环不佳,加上常有郁闷的情绪积压在身体里,久之也会让抵抗力变弱。

4. 血瘀体质型

血瘀就是血液循环差,导致当身体局部发炎时,吞噬细胞白血球没有办法及时抵达变病部位去消灭外来物,久了就在患部呈现瘀的状态,也容易造成慢性发炎。

想减少慢性发炎,最重要的是保持肠道健康。陈俊如表示,肠道微生物是人体免疫力的根源,特别是小肠菌丛。当肠道不健康时,起防御作用的菌数量就会减少,让好菌无法跟坏菌抵抗,所以肠黏膜的健康与否,关系到全身。

想要改善肠道健康,首先就是要让肠道通畅,将不好的毒素透过肠道排出体外。陈俊如提及此前帮年近80岁的父亲10天内消去脸上老人斑的案例,当初给父亲开的中药只是用来调理肠道,却意外淡化了老人斑,可见肠道顺畅排毒对身体的重要性。特别是痰湿体质的肥胖者,更需要肠道排毒。

陈俊如介绍说,中医有“汗、吐、下”三种治疗方式,将体内不好的毒素、代谢产物排出体外。汗法就是流汗,比如感冒发烧时,透过大量流汗的方式,让体温回到正常状态。吐法就是从口中把不好的物质吐掉,现在比较少用。

目前比较常用的是下法,下法有两种。一种就是透过肠道将体内不好的物质排掉。现代人生活压力大,肠道蠕动功能不佳,造成排便间隔过长或排便不净,令体内堆积过多的胆固醇等物质。把每天吃进去的东西排出来,才不会增加身体负担。另一个是透过膀胱的排尿系统,将尿素及肾脏的一些代谢产物排出体外。

7种方法增加免疫力

 陈俊如推荐透过饮食、中医、运动等方式,帮助提升肠道健康,增加免疫力。

1. 高纤蔬果

高纤蔬果是重要的益生元来源,肠道中的好菌需要益生元帮助培养,多补充高纤蔬菜及水果,可以促进肠道健康。陈俊如提醒,吃高纤蔬菜水果时应多补充水分,因为这些不溶于水的纤维累积太多,容易令粪便结块不容易排出,因此配合补充水分更有助于排便。

2. 原型谷物

淀粉类的膳食纤维也是对肠道健康很重要的食物,建议选择五谷米、十谷米这类原型谷物为主。其中含有的水溶性纤维,不但可以帮助养肠道好菌,更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增加排便量。

3. 中药

中药来源于大自然,其实也是益生元,也就是肠道益生菌的食物。医书古籍中早已总结出某些药材能养护脏腑的好菌,例如养肠胃的药材包括白术、山药、茯苓等,还有一些药材如山楂、陈皮,可以帮助肠道消化吸收。

2023年4月发表在《食品科技动态》(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上的一项研究综述指出,山药具有抗氧化、抗发炎活性,还有胃肠道保护、肠道微生物群调节、治疗心脏病、降血糖、抗肿瘤等作用。

中药方剂参苓白术散的主要成分包括白术、茯苓、山药。2021年发表的一项针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的实验发现,参苓白术散透过减少宏观和微观结肠损伤、增强抗氧化能力和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可以改善结肠病变。

4. 优质油脂

长年被推荐的健康饮食“地中海饮食法”,最重要就是摄取优质油脂,如橄榄油。如果喜欢煎炒等高温料理方式,陈俊如建议可用玄米油或苦茶油来代替,这些油不但耐高温,而且含有抗发炎成分,比起含有饱和性脂肪酸的动物油,相对比较健康。

5. 鱼油

鱼油对心血管疾病有帮助,可减少心血管阻塞的风险,还可以起到抗发炎的作用。建议应选择没有被海洋重金属污染的深海鱼油。

6. 针灸

针灸是另一种改善肠道的方法,通过专业的中医师来帮你做诊断和针灸,可以改善身体的气血循环,也能调理肠道健康。

7. 运动

透过运动减压,对于提升免疫力也是必不可少。陈俊如建议,对于平时处在高压工作环境下的人,可以将脑袋放空慢跑半小时,有助于放松大脑和身心。

运动时很多的想法、灵感,也可能会浮现出来,即使只是散步、去公园看花草和小动物,或是透过静坐、冥想,都是帮大脑纾压、改善内分泌系统的好方式。

身处纷乱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责任编辑:吴宓辰、李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