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每天的饮食与生活习惯,容易让身体累积越来越多的毒素。例如人工添加物、化学调味料等等,会阻碍排毒效果。当毒素越积越多,身体便会出现疲劳、皮肤干燥、便秘、头昏脑胀、失眠、肥胖等症状。善用厨房里天然的辛香料、调味料,反而可加强体内排毒能力。
使用清淡调味、运用食材组合,让排毒效果更加乘
根据体质、症状和季节挑选食材后,就可以开始制作排毒汤了!不过,在药膳学中所有的调味料或辛香料也都具有各自的性质、功效,可以加以运用,因此接下来将简单介绍调味对料理的影响。
为了提升排毒效果,尽可能多使用盐、醋、酱油、味噌之类的基本调味料,并且尽量让调味清淡。砂糖、人工添加物、化学调味料等等会阻碍排毒效果,所以请避免使用。要是觉得调味不足的话,再加入一些辛香料或辛香类蔬菜、柑橘类来提味。
再者,也要注意食材的组合。将同样温性的食材组合在一起,会让身体发热的作用增强,而如果将温、热性的食材和凉、寒性的食材组合在一起,就会让温热与冷却的作用同时趋缓。调味亦是如此,例如,用热性强的辣椒搭配寒性的小黄瓜的话,这个料理对身体的降温作用就会比较低。甚至,把小黄瓜做成热热的汤来吃,或是把温性的鸡肉做成冷盘食用等等,都可以让食材的效果变得温和。
调味料、辛香料的性质和功效
从基本的盐到各式各样的辛香料都有个别的性质和功效,请配合体质或症状选出适合的吧!
1. 盐:寒性/咸味。功效:去除体内多余的热/改善红肿/解毒作用。
2. 醋:温性/酸味、苦味。功效: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改善红肿。
3. 黑糖:温性/甘味。功效:改善虚寒/改善食欲不振/消除疲劳。
4. 白糖:凉性/甘味。功效:缓和宿醉的不适/改善胃痛/改善干咳、口渴。
5. 蜂蜜:平性/甘味。功效:滋润身体/改善便秘/改善皮肤的干燥。
6. 胡椒:热性/辛味。功效:改善肚子的虚寒,或因虚寒引起的呕吐/改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7. 酱油:寒性/咸味。功效:改善面疱、化脓症状。
8. 味噌:温性/甘味、咸味。功效:补气/改善腹部虚寒/解毒作用。
9. 酒:温性/甘味、辛味、苦味。功效:改善关节疼痛、肌肉僵硬/改善虚寒、因虚寒引起的疼痛。
10. 味醂:温性/甘味。功效:改善虚寒。
11. 鱼露(以日本鳀鱼制成的鱼露作为基准):温性/咸味、甘味。功效:补气/改善眼睛、肌肉的疲劳/促进血液循环。
12. 米麹:温性/辛味、甘味。功效:改善腹胀/提升气的循环/促进消化。盐麹的性质就是米麹再加上盐的性质。
13. 豆瓣酱(中式的辣豆瓣酱):温性/咸味、辛味。功效:改善虚寒/改善食欲不振。
14. 黄芥末:温性/辛味。功效:调节胃部的运作/改善消化不良/舒缓鼻塞。
15. 橄榄油:凉性/甘味、酸味、辛味、涩味。功效:改善喉咙痛、咳嗽/改善皮肤干燥/改善便秘。
16. 芝麻油:凉性/甘味。功效:改善便秘/改善皮肤干燥。
17. 姜黄:温性/苦味、辛味。功效:促进血液循环/舒缓关节疼痛/改善月经不顺。
18. 奶油:平性/甘味。功效:改善便秘/改善皮肤干燥/舒缓口渴。
19. 肉桂:热性/辛味、甘味。功效:缓和因虚寒引起的胃痛、腹痛/改善手脚冰冷/改善冻疮。
20. 八角:温性/辛味、甘味。功效:促进气的流动/缓和因虚寒引起的腰痛/改善恶心。
21. 辣椒:大热性/辛味。功效:改善虚寒/改善因虚寒引起的腹痛/改善腹胀。
22. 山椒:温性/辛味。功效:改善因虚寒引起的腹痛/改善胸闷/缓和牙痛。
23. 花椒:热性/辛味。功效:解毒作用/改善消化不良/改善因虚寒引起的腹痛、水肿。
24. 白芝麻:平性/甘味。功效:改善便秘/改善皮肤干燥、肌肤问题。
25. 黑芝麻:平性/甘味。功效:减缓足腰部衰退、白发问题/缓和晕眩、失眠/改善便秘。
26. 陈皮:温性/辛味、苦味。功效:改善腹胀/改善呕吐、腹泻、消化不良/止咳化痰。
藉由食材的组合与烹调法调整功效
相同性质的食材组合
● 身体着凉,产生因虚寒而引起的症状时:温性+温性,能增强暖和身体的作用。
● 体内汇聚过多的热,出现因燥热而引起的症状时:凉性+凉性,能增强冷却身体的作用。
不同性质的食材组合
● 想温和地暖和身体时:温性(或是热性)+凉性(或是寒性),能减缓温热的作用,使加热速度不会过于激烈。
● 想温和地去除热度时:凉性(或是寒性)+ 温性(或是热性),能减缓冷却的作用,使降温速度不会过于激烈。
有的食材加热后会改变性质
● 生的大蒜:热性/辛味;加热后的大蒜:温性/甘味。
● 生的莲藕:寒性/甘味;加热后的莲藕:平性/甘味。
食材功效会因烹调方式而变化
食材温热或冷却身体的作用会随着烹调方式而产生改变。譬如说,温性食材的温热作用会依照这样的顺序而增强:常温→汆烫→煮汤、清蒸→烧烤→高温油炸、热炒。相反的,凉性食材则会依照这样的顺序而减缓冷却的效果。
摘自《排毒.调养 天天喝好汤》苹果屋出版
身处纷乱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责任编辑:李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