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随笔:从电影《他们不会老去》说起

作者:张卉中

电影《他们不会老去》剧照。(华纳兄弟提供)

 

“一个德国小伙冲过来,被我打死,我给他一杯兰姆酒,他喝下去,说很好喝,随即断气。”这是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个英国小伙的陈述。当时英德双方参战的很多是未见过世面的孩子,甚至十五六岁谎报年鹷而从军,他们抬着阵亡的孩子入墓穴,愿阵亡者躺在主耶稣的怀里。

英国国家广播公司(BBC)珍藏的现场纪录片中,活生生的人在炮火中或刺刀下倒地、丧生,尸骸遍野。当人们面对敌军时,不容多想,就是执行任务,杀、杀、杀,然而,何以是敌人?可能都没能理解,或者在战乱的麻痹中,概念越变越模糊,根本来不及理解,就只能踩着尸体往前冲。

有人回忆道:“该来的总会来,只是执行任务,像是第一次去看戏的男孩,没意识到那是一场战争。撇开残酷的杀戮,它只是一场大型游戏,像男孩的野营假期,与世隔绝,完全脱离文明。”在战争中,人们脱离生活常轨,置身于另一个世界。

入伍之初,可能为的是去打一场圣战,但在炮火中狂奔、杀戮时,噪音很大,鼻子充满烟味,令人麻痹的叮叮声,人间炼狱般,令人心神丧失,只剩下求生的本能,尽人事听天命。在壕沟等待炮火再起的静默中,恐惧下唯的一期盼就是:“战争赶快结束!”

“当宣布停战那一刻,没有任何欢呼,大家都非常淡定,从未有过的安静,是一种愉快的感觉,没有任何庆祝,那是一生中最淡定的时刻,无法理解。”参谋合上表,不知下一步要做什么,也没人有所表示,大家都瘫在地上,唯一的庆祝就是喝一小杯茶。

当面对德国降军时,他们并没想到寻仇,而是彼此关心,互相尊敬,互相钦佩,宁愿彼此站在同一阵线,而非对立。德军也是,他们很高兴被掳,因为解脱了,并主动帮忙英军抬伤患。经过残酷的战争洗礼,似乎清洗了人们心中盲目的仇视。

回想双方宣战的前一天,英国有一群孩子正跟德国孩子一道用餐,得知宣战的消息,他们在想,要不要拿餐刀杀对方,在这一刻似乎无名的仇恨被激发了,然而想到明天才正式开打,于是作罢。战争真的就像一场游戏,启动了就打,说停也就停了。人心善恶两面在成长过程中互为消长,是人生中的必然。

战后于返乡途中的河堤边,踩在脚下的不再是尸体,而是往日熟悉的马铃薯和野花。但回到了家乡,却进入了一个与他们格格不入的世界,好像战争未曾发生过,人们不理解他们的谈话,对战争的话题也不感兴趣,仿佛他们只不过玩了一场孩子间的战斗游戏,或看了一场戏,造成3600万人死伤的战争仿佛不存在。

有人去了熟悉的商店,那伙计打招呼说:“好久不见了,值夜班吗?”更失落的是,他们投入青春岁月,历经野蛮的战争洗礼,会做的事就是打仗,还有一般男孩在家不会处理的生活大小事,这一下好像被解雇了,不知下一步要做什么。面对无奈而真实的际遇,百味杂陈。

战争带给人巨大创痛,人们都不希望战乱再起,然而人心的无名火总会燃起,因此战争始终与人类历史长相左右。每个人都有私心,这是人的宿命,纯净无私就是神界的生命,就不会是世间的人。然而命定的争斗正是上天所赐予的机会,看清争斗的本质,一点一滴的去私,洗净后重返天界。自开天辟地以来,人在世间反复演绎的就是这么一件事。

不论是不是荷枪实弹上战场,生活中的大小事若放大来看,都可能是一场炮火隆隆、烟硝弥漫的战争。人若不自觉,不修去私心,就只能受制于人的宿命,随着无名火被激发,身陷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战役超脱不得,永远只能是个傀儡,枉过一生。@*

责任编辑:王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