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节日,蕴含了丰富的消灾祈福的活动。虽然古时候瘟疫频繁爆发,但是敬天信神的古人,在探索如何防治疫病的同时,也在重大节庆中衍生出一系列防疫、避疫习俗,以祈求驱除疫气、神明降福。
这些多姿多彩的风俗人情,也成为中华民俗文化中独特的一部分。
春风送暖入屠苏
中华历史文献中,常常见到“某年某地大疫,死者二三”的记载。而瘟疫爆发的时间、范围是不确定的,破坏性又极大。因而,人们对瘟疫的预防,从每年的第一天就开始了。
王安石家喻户晓的诗《元日》,有一句“春风送暖入屠苏”,说的就是人们在正月初一饮屠苏酒的习俗。屠苏是一种药酒,《王荆公诗注》中解释:“屠,割也;苏,腐也。今医方集众药为之,除夕以浸酒悬于井中,元日取之,自少至长东面而饮。取其滓以绛囊盛,挂于门桁之上,主辟瘟疫。”
在除夕夜那天,人们把各种草药浸泡在酒中,制成屠苏酒悬挂在井中存放。第二天元日取出,一家人按照长幼顺序,小辈先饮,长者后饮,满座尽欢。残余的药渣,就装在深红色的囊中,挂在门框上,预防瘟疫入侵。
这个饮酒的仪式,最早出现在南朝梁《荆楚岁时记》中,一直延续到隋唐,宋朝以后更为流行。南宋《容斋续笔》载:“今人元日饮屠苏酒,自小者起,相传已久。”
那么屠苏酒的药效如何呢?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收录了一条“小品正朝屠苏酒”的配方,并说此方出自大神医华佗之手,在晋武帝时代得到验证和推广,“一人饮一家无患”。
孙思邈的《备急千金方》也详细介绍了屠苏酒的配方和药效:“屠苏之饮,先从小起,多少自在。一人饮,一家无疫;一家饮,一里无疫。”
龙抬头,熏毒虫
由于很多疫病是由鼠、昆虫等动物传染给人的,所以古人也很注重驱赶毒虫,保护自身健康。二月二俗称“龙抬头”,出现在节气惊蛰前后,正是冬眠的蛰虫复苏的时候,因而也有了熏虫的习俗。
比如惊蛰那天,有人会把草木灰、谷糠等撒在门槛外,以此驱赶虫蚁;或者用草木灰在院子画单数的同心圆圈,叫作“围仓”,防止老鼠潜入粮仓。
最有趣的方法,是制作熏虫用的煎饼。具体做法收录在《酌中态》中:用黍面和枣制成糕,用油煎熟;或者把白面掺水和稀,摊成煎饼,这就是“熏虫饼”。《帝京景物略》记载了煎饼的用法:“二月二,曰龙抬头,煎元旦祭余饼,薰床炕,曰‘熏虫儿’,谓引龙,虫不出也。”
到了晚上,驱虫祛病的活动还没有结束。医书典籍《居室必用》中说,这天夜里五更,把采集来的薰菜菜梗阴干后,当作剔灯杖来用,这样小飞虫就不会跑进灯盏里了。《千金月令》也说,这天晚上,人们要用烧热的枸杞水洗澡,可以令肌肤光泽,身体不老不病。
五月初五端午节,也是一个除疫消灾的重要节日。人们在这一天祈福,主要源于黄历五月是“毒月”的说法。东汉《论衡》中说:“夫毒,太阳之热气也⋯⋯天下万物,含太阳气而生者,皆有毒蛰。”
在历朝历代的传承中,端午节出现了诸多禁忌,比如不能盖屋、不汲泉水、媳妇要回娘家“躲午”等等。同时,这个节日也衍生出多样的风俗活动,从饮食、游艺到手工,不一而足,逐渐成为中华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南宋《孟梁录》记载,从五月初一开始,宋人就开始采买桃、柳、葵、榴、蒲叶以及时令水果、五色纸等零零碎碎的东西,供养起来。
他们还会把艾草和各种草药扎成天师或者虎头、神兽白泽的样子,悬挂于门楣。世宦家庭更是讲究,要在午时用朱笔书写“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之类的句子。据说,在这一天采摘、配制的草药,在治疗瘟疫的效果特别灵验。
俗谚说:“五月五,雄黄烧酒过端午。”端午节最常见的饮品是雄黄酒,具有驱毒避邪的功效。《帝京岁时记胜》载:人们在这一天用雄黄泡酒来喝,剩余一点还要涂抹在孩童的面颊、耳鼻处,并挥洒在床账上,以此来躲避毒虫的侵害。
还有一件端午必备的物品,即精美的五彩绳。五彩绳,又名五色丝、长命缕、续命缕等,将五色丝线编织多股的彩色线绳,做成首饰系于腕间,据说有驱疫鬼、防五毒的奇效。比如《风俗通》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辟鬼及兵,令人不病瘟。”
九九重阳节,古人们都有登高饮酒、佩插茱萸、祭祖祭神的习俗,因九在数字中最大,这个节日又有了长久、长寿的美好寓意。祈求长寿的习俗,从汉代就已经出现了。《西京杂记》载,西汉宫人贾佩兰介绍宫廷的习俗,说道九月初九,人们要佩茱萸、吃蓬饵、饮菊花酒,认为这样可以延绵福寿。
那么重阳节为何也用于祛除瘟疫呢?这与一位神仙渊源很深。《续齐谐志》载,东汉时期,桓景跟随方士费长房修行多年,有一天,费长房告诉他:“九月九日,你们家当有灾祸降临。你赶快回去,让家里每个人制作绛红色的布囊,装满了茱萸,系在胳膊上。然后登高处、饮菊花酒,祸患就可消除。”
到重阳那天,桓景一家人都照着费长房的话做了。到了傍晚回家后,发现豢养的鸡犬牛羊全都染病暴毙。费长房听说后,说是这些牲畜代替这家人受了灾。后来,人们就形成了重阳节登高饮酒、佩带茱萸的传统,这些都源于费长房所授的除灾之法。
除夕的大傩祭
傩是从远古时代流传下来的一种祭祀活动,通过歌舞礼乐的形式,来驱瘟避疫、酬神纳吉。傩祭最早可追溯到周代。据《周礼》所载,宫廷里负责傩祭的是“方相士”,属于夏官司马,下设“狂夫”四人。举行仪式时,四狂夫披熊皮,着玄衣朱裳,戴着黄金铸成的有四只眼睛的面具,执戈举盾,率领众多仆役驱赶疫鬼精怪。
汉代以后,傩祭规模更大,演变成除夕的“大傩”仪式。除了方相士,还有一百二十位十岁出头的黄门子弟为“侲子”,以及文武百官一同参与祭祀。侲子戴赤色巾帽、穿黑衣,手执法器,口中念念有词。整个场面非常庄严盛大。
在民间,《论语》中早有“乡人傩”的记载。孔子遇到傩祭时,一定会穿上正式的服饰,肃立在家庙的东阶上,以示内心的虔敬。到了宋朝,民间傩祭更为流行。《武林旧事》中说,百姓从“小年”(腊月二十四)那天开始到除夕,开始迎傩,挨家挨户敲锣打鼓,以求来年的好运势。
除了傩祭,百姓在腊月里逐疫的习俗还有很多。《荆楚岁时记》载,冬至日要做赤豆粥来喝,因为传说共工有个不成器的儿子,死于冬至日,变成了疫鬼,最怕赤小豆。而腊八那天,乡村百姓要系上细腰鼓,戴着“胡公头”或扮作金刚力士的样子,举行逐疫的活动。@*#
责任编辑:王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