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專欄】中共投資斯里蘭卡和借貸的陰暗面

【大紀元2024年12月27日訊】(英文大紀元專欄作家Panos Mourdoukoutas報導/原泉編譯)中共對斯里蘭卡的投資和貸款,已經將這個島國變成了現代的半殖民地,將其經濟的未來置於中共國有承包商、銀行業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掌控之中。

斯里蘭卡與中方的密切關係始於2007年,當時北京向斯里蘭卡總統馬欣達‧拉賈帕克薩(Mahinda Rajapaksa)提供軍事和外交援助,幫助其打擊「泰米爾猛虎組織」(Tamil Tigers)。隨著時間的推移,由於中共高調投資斯里蘭卡的建設項目,包括漢班托塔深海港口開發項目、科倫坡港口城綜合體、馬塔拉‧拉賈帕克薩國際機場(MRIA),兩國關係變得更加密切。

從理論上講,建設基礎設施是斯里蘭卡等發展中國家發展市場經濟、刺激經濟增長、成為區域貿易中心所需要做的事情。

然而,實際上,中共在這個島國的基礎設施投資卻並非如此。

這些項目的建設最初通過「乘數效應」刺激了經濟增長。斯里蘭卡的GDP增長率從2009年的低個位數躍升至2012年的16.12%,但在接下來的十多年裡,基本上一路下跌。

對於這一模式(的問題)有個合理的解釋。這三個主要基礎設施項目的推進,都是以政治而非經濟為標準進行的,旨在服務於中共擴大在印度洋的影響力和包圍印度策略的利益,而非當地的經濟利益。

因此,中共的投資未能通過建設可持續的基礎設施項目來產生刺激經濟增長的加速效應。

有些項目在經濟上並不可行,因為它們沒有足夠大的市場,無法證明分配給它們的資源是合理的,比如MRIA機場。結果是,這些項目最終浪費了國家寶貴的資源。

其它項目雖然在經濟上可行,但是由中共國有建築公司以過高的成本建造,而非通過透明、競爭的投標由私人承包商完成。

此外,中共的投資變成了債務陷阱,因為這些投資是由中共國有銀行以高利率且不透明的方式提供貸款,導致斯里蘭卡對中共政府負債纍纍。

2023年,斯里蘭卡政府債務占GDP的103%,其中欠中共的債務比例越來越大。此外,斯里蘭卡政府的預算赤字占其GDP的10.51%,進一步加劇了負債情況。

斯里蘭卡的財政和經常帳持續出現赤字,證明斯里蘭卡已經入不敷出,債務不斷增加。

為了應對不斷增加的對華債務,斯里蘭卡與中共簽署了協議,將貸款轉換為股權,中共成為斯里蘭卡主要港口等重要基礎設施項目的所有者,這些地方成了北京在印度洋的重要據點。

梅格‧里斯邁爾(Meg Rithmire)和李一豪(Yihao Li)在哈佛商學院的一篇研究報告中寫道:「2016年,一家中國國企購買了漢班托塔港的資產,引發了對斯里蘭卡主權的關注,也在德里和華府引起了對中共海軍野心的擔憂。」「這個案例探討了中共野心勃勃的『一帶一路』倡議的動態過程,該倡議是在其強勢黨魁習近平領導下啟動的大規模基礎設施和互聯互通項目,同時也探討了在中國(中共)大撒幣時期主權借貸的政治和經濟學。」

儘管如此,這些協議仍不足以讓該國免於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尋求債務減免。

2023年3月,總部位於華盛頓、以嚴格的貸款條款和條件而聞名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為緩解斯里蘭卡的國際收支危機,批准了一筆29億美元的貸款。這場危機使得食品、燃料和藥品等必需品的進口變得困難,導致社會動蕩。

然而,這筆貸款附帶了條件,例如規定該國經濟政策的未來走向。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概述貸款條款和條件的記錄中表示:「保持宏觀經濟穩定和恢復債務可持續性是確保斯里蘭卡繁榮的關鍵,需要堅持不懈地實施負責任的財政政策。」「需要繼續努力開源增收並限制支出,以便根據項目參數準備2025年預算。」

中共的投資理應幫助斯里蘭卡增長與發展,然而,實際上卻將斯里蘭卡的經濟推入了一場完美風暴之中,使其陷入了任何一個國家都不願意陷入的境地:依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中共來維持生存。

作者簡介:

帕諾斯‧莫杜庫塔斯(Panos Mourdoukoutas)是紐約長島大學的經濟學教授,他也在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安全分析課程。他的文章曾在專業期刊雜誌上發表,包括《福布斯》、財經門戶網站Investopedia、《巴倫週刊》(Barron’s)、《紐約時報》、《國際財經時報》(IBT)和《金融研究雜誌》(Journal of Financial Research)。他還是多本著作的作者,包括《半全球化經濟中的商業戰略》(Business Strategy in a Semiglobal Economy)和《中國的挑戰》(China’s Challenge)。

原文:The Dark Side of the Chinese Investments and Loans to Sri Lanka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責任編輯:高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