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名臣韦皋字成武,京兆万年人。贞元初(公元785年)德宗皇帝命韦皋为剑南西川节度使,以帮助西南地区解决民族矛盾纷争。韦皋治蜀,政治清明。韦皋六十岁去世后,蜀地百姓感念他,多于家中挂其画像祭拜。
乐山大佛建造完成,韦皋也扮演了关键角色。唐玄宗开元初年(713年)凌云寺的海通和尚发起造像乐山大佛,几经停工,直到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才由韦皋完成,历时九十年。
韦皋一生除了为众人所知的为政事迹外,相传他与仕女玉箫有一段曲折的爱情故事,他也从中领悟生命的轮回与来世。这段经历被元代的乔吉改编为《玉箫女两世姻缘》(简名作《玉箫女》);清举人李雯《菩萨蛮忆未来人》有词:“心事两朦胧,玉箫春梦中。”清革命志士秋瑾则有词云:“但恐玉箫难再,愁煞韦皋。”
年轻时的韦皋到江夏旅游,住在姜郡守家中。姜家有个儿子叫荆宝,虽对韦皋以兄相称,但是待他恭敬侍奉的礼数,就像对待父辈一样。荆宝有个小丫环叫玉箫,才十岁,荆宝常常令她去侍奉韦皋兄。玉箫也乐于服侍韦皋。
两年之后,姜郡守建议韦皋进京求官,但因家里负担太重未能成行,韦皋便迁居到头陀寺中。
荆宝仍时常要玉箫到寺里去侍奉韦皋。日久天长,玉箫也渐渐大了,两人之间便萌生了爱慕之情。这时,廉使陈常侍接到韦皋叔父的来信说:“侄儿韦皋长期客居贵郡,恳切盼望他回家省亲。”
廉使阅信后,为韦皋准备搭船回乡所需的盘缠和用品。又恐他迟迟不肯启程,便请荆宝与玉箫不要与他相见。
韦皋启程当日,舟船停在江岸,廉使催促船夫快快起航。韦皋频频拭泪,依依不舍,于是修书以别荆宝。没想到,荆宝与玉箫却一块赶来,韦皋顿时悲喜交集。荆宝要丫环玉箫随船前往,沿途侍奉韦皋。韦皋顾虑这样会使玉箫离家时间太长,所以一再推辞。
临去前,韦皋对玉箫许下约定:“少则五载,多则七年,我即来娶玉箫。”韦皋留下玉指环一枚,又遗诗一首赠给了玉箫。
五年过去了,仍不见韦皋,玉箫便于鹦鹉洲默默祈祷。又过了两年,到了第八年春天,玉箫叹道:“韦皋郎君一别七年,肯定不会归来。”于是绝食而死。姜家悲悯她的节操,将那只玉指环戴在她的中指上,一同殡葬。
后来韦皋封官加爵,朝廷派他镇守西蜀。
韦皋到任三天,就重新审问监狱里的囚犯,为冤假案错案平反昭雪,共牵连了轻、重罪犯近三百人。
其中有一个人,身载重枷上堂审理时,偷偷看了看审判官,悄悄自语道:“仆射是我当年的韦兄。”于是大声道:“仆射!仆射!还记得当年姜家的荆宝吗?”韦皋说:“记忆犹新。”
“我就是他!”荆宝答。
韦公道:“你犯了何罪而受此重刑?”答道:“我与韦兄分别之后,很快便以明经科应举及第,又被选为青城县令。家人不慎,误将公署房舍及仓库牌印等烧毁,于是被定罪入狱。”
“家人犯罪,并非你的过错。”韦公说罢,当即为他雪冤,归还他县令的官印,并将处理意见呈报眉州刺史。刺史发下命令,暂不让其赴任,让他暂且留作韦皋的宾客幕僚。
时值战乱甫停,百废待兴,公务繁忙,一直过了几个月,韦皋才问起玉箫的下落,荆宝说:“仆射上船当天,与她相约,七年为限,必来娶她。您逾期不至,她便绝食而终。临终之前,玉箫留下一首《留赠玉环》诗道:‘黄雀衔来已数春,别时留解赠佳人。长江不见鱼书至,为遣相思梦入秦。’”韦皋听罢,顿感悲凉,哀叹不已。
自此之后,他刻苦抄写经书,广修佛像,借以报答玉箫一片夙心。他时刻思念玉箫,只恨无缘与她再会。当时有个祖山人,拥有方士“少翁”的招魂之术,能让逝者与亲人见面。他请韦公斋戒七天。
在一个月光朦胧的深夜,玉箫飘然而至。见到韦皋后,她施礼致谢道:“承蒙仆射写经造像的帮助,十天之后我将托生降世。再过十三年,便可再次成为你的侍妾,以谢鸿恩。”临去之前,她又微笑着说道:“丈夫薄情,令人死生相隔啊!”
后来,韦皋因治理陇右地区有功,在唐德宗执政的二十几年间,一直奉命治理西蜀。由于年资深,官职连连进升,直至中书令。在他治理西蜀期间,各地无不服从依顺,西南各族也都人心归附。
一年,韦皋过生日举行庆典,有一少女歌姬为他歌舞,名字也叫玉箫。韦皋仔细一看,乃是姜荆宝家那玉箫啊,其中指上隐隐约约地有一个肉质的指环,与当年分别时所赠的指环无异。
韦皋慨然叹道:“我终于懂得了生与死的区分,就是一‘来’一‘往’。那年玉箫所说的话,现在验证了。”
资料来源:《太平广记》
──转自正见网 #
(点阅【轮回转生】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王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