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4年01月13日讯】(大纪元专题部记者宁芯采访报导)中共将于今年7月1日实行新《公司法》,要求注册资本5年实缴。随即引发大陆各地公司纷纷减少注册资本金额,业内人士透露,仅深圳市近半个月之内减资公司达4万多家,资本金最少减至1万元,并认为这体现中国经济不景气。
中共去年12月28日通过新修订的《公司法》,今年7月1日起施行。
新《公司法》最大变化是,对有限责任公司认缴登记制进行了修改,明确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由股东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自公司成立之日起5年内缴足;同时,新公司法施行前已登记设立的公司,出资期限超过本法规定期限的,除法律、行政法规或者中共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应当逐步调整至本法规定的期限以内。
中共《公司法》虽然经过多次修订,但是2013年修订后的公司法将公司注册资本由分期缴纳制改为认缴制,取消了最低注册资本限额,也没有规定股东出资的法定期限。最终导致盲目认缴、天价认缴、期限过长等。例如,一些公司的出资期限超过50年、出资数额达上千亿元,出现以“零元实有资金”注册拿到合法营业执照后,再以高注册资本为“幌子”欺骗投资者投资然后卷款跑路的情况。
5年实缴的新规引发中国各地公司减资潮,提供减资服务的财务公司遇到了商机。广东深圳一财务公司工作人员肖华(化名)1月11日接受大纪元记者采访时透露,“我们只做深圳的业务,一天都是十几、二十家的在操作。最新公司法公布之后,深圳目前减资的有4万多家。”她表示,因为现在需要实缴,如果不实缴将会面临5万元至20万元人民币的罚款。
大纪元记者在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商事主体信用监管公示平台发现,每天都有大批有限公司登载减资公告,例如:1月12日,莫策财务管理(深圳)有限公司公告称拟将注册资本由100万元人民币(约合14万美元)减少至1万元人民币(约合1400美元);深圳市泽海建筑劳务有限公司拟将注册资本由4800万元人民币(约合675万美元)减少至3万元人民币(约合4200美元);深圳市康嘉实业有限公司将注册资本由1000万元人民币(约合140万美元)减少至5万元人民币(约合7000美元)。
在X社交平台(原推特)上还传出安徽省报纸刊登的减资公告,例如安徽迎美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约合140万美元)减少至200万元人民币(约合28万美元),其它有限公司还有从500万元人民币(约合70万美元)减至10万元人民币(约合1.4万美元)、3万元人民币(约合4200美元)不等,所有有限公司的减资幅度都非常大。
肖华表示,目前注册资金最低只能减少至1万元人民币,“现在减资幅度都很大,你自己都能看得到,最低1万元,每个企业的情况不一样,但是基本上注册资金大概1万元到10万元的居多”。
她的公司每项减资服务费是800元人民币,她说广州市的减资服务费更高,1500元人民币,因为广州审查严格,费用相对高一些,但是他们公司原则只为深圳的公司提供服务。
她还透露,减资程序比较麻烦,需要45天公示,但是增资非常简单,而且1万元的注册资金因为金额小不经过验资也无所谓,验资主要是针对十万、几十万元,或者是几百万元(注册资金)企业。
对于目前的减资潮,肖华认为是中国经济不景气的体现,民众手里都没有钱,根本无法实缴,因此才走减资这一步。
旅美经济学家李恒青对此也表示认同,现在企业主都会比较慎重,中国经济在下滑,企业主对于未来缺乏信心,因此宁愿公告减资。
他说:“在中国,验资不是那么认真,大家都愿意多填,尤其是小公司,(注册资本数额高)去贷款的时候,让人家看到好看。比如你注册资本是一千万,贷款一百万,人家认为你肯定能还,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一些人愿意使得自己的注册资本显得大一点。”
“在中国,过去取得贷款非常困难,尤其是民营企业,现在不一样,经济大衰退的情况下,尤其是2023年,银行求企业贷款,但是大家不去借钱,这个时候不需要像过去打肿脸充胖子,实际是对经济整体的不放心,对中国经济整体的未来认识都不看好,负面的情绪多,所以现在宁可尽快把注册资本降低,以防万一。”
中共经过三年疫情封控,企业倒闭潮,再加上2023年中国房地产行业崩塌,引发一连串行业震荡,包括银行业等,中国民众对于2023年的形容是“太难了”。
2024年前景更是被看淡。1月8日,总部位于美国、全球最大的政治风险咨询公司欧亚集团(Eurasia Group)发布了2024年全球面临的《首要风险》(Top Risks)报告。该报告将“中国经济无法复苏”列为今年十大首要风险之一。
报告说,外国投资者退出、穆迪展望下调、房地产购买停滞、股市暴跌,以及中国不利的人口结构、劳动力成本优势削弱、高负债(尤其是地方层面)、依赖国家投资促进增长,以及西方“去风险”的努力,都将进一步削弱中国经济复苏的希望。与此同时,习近平的权力集中以及安全优于增长的做法,不仅会影响消费者、企业和投资者的信心,还会使政权对经济和金融脆弱性的反应更加缓慢,这都将加剧中国经济的低迷。
责任编辑:连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