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4年01月03日讯】(大纪元专题部记者呈工、宁芯采访报导)一条关于钓鱼岛的新闻在2024年的第一天登上日本共同社国际新闻排行榜的榜顶。该报导表示,中共党魁去年11月底对军委管辖的海警局下达指示:在钓鱼岛问题上寸土不让。分析认为,中共是要四处点火,分散美军的兵力,最终以达到攻打台湾的目的。
根据日本媒体获得的消息,中共的海警局已据此制定了计划,2024年每天都将派舰船到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周边海域,必要时对日本渔船实施登船检查。这是首次有消息透露中共制定了对日本渔船进行检查的计划。如果是这样,将会导致中共船舰与日本海上保安厅舰船的摩擦扩大,意外冲突或进一步升级。
针对此事,大纪元记者查阅了中共媒体的报导发现,中共官媒新华网去年12月1日报导,中共党魁11月29日视察了武警海警总队东海海区指挥部,要求提高海上执法能力,坚决捍卫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虽然报导未提及钓鱼岛等问题,但12月28日,中共海警舰艇“警告驱离”了“非法进入”钓鱼岛领海的日本“隆祥号”船只和数艘巡视船。
虽然无法核实日媒的爆料,但中共的一系列动作似乎佐证了日媒报导的真实性。
针对这一报导,旅美前中共海军司令部中校姚诚对大纪元表示,中共党魁就是要“四处点火,分散美军的兵力”,最终以达到“打台湾”的目的。
他说,“中共的战略目的很明显。俄乌战火未消,以哈冲突又起。这两个战场消耗了美国很大财力,也分散了美军的兵力。如果在亚洲中共与菲律宾打起来,再把对日本的战火点起来,就会分散美军的兵力。最后,就轮到台湾了。”
姚诚认为,美军擅长点对点作战,在这方面占有优势。因此,中共就要“四处点火,把战场铺开,让美军应接不暇”。中共是将钓鱼岛当作一个点,朝鲜半岛也是一个点,让多个点全部出问题,美国人就应付不过来。
“中共党魁连任的筹码之一是拿下台湾,但打台湾是进退维谷。军队手里一旦有枪有子弹,只要有一支部队举起反习大旗,大家都会跟着反了。因为军队都对习不满。”他说。
日本的担忧
2023年12月31日,日本海上保安厅确认,中共4艘海警船在钓鱼岛毗连区(领海外约22公里)航行。这是中共海警船2023年在该区域第352天航行,成为日本2012年将钓鱼岛国有化以来最多的一年。2022年为336天,2023年比2022年多16天。
2024年1月1日,中共依然有4艘海警船在钓鱼岛毗连区航行,其中1艘搭载机关炮。日本海上保安船只警告其不要靠近日本领海。
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共在钓鱼岛实施持久、渐进战略,试图以行动展示对钓鱼岛的实际控制权及主权,令日本颇为担忧。
去年9月,菲律宾在中共不断骚扰的情况下,以“违反国际法,给航行带来危险,侵害菲律宾主权”为据,撤走了中共设置的海上障碍物。
然而,就在菲律宾撤走海上障碍物前两个月的7月11日,中共在钓鱼岛海域设置了一个直径达10米的海洋调查浮标,地点位于中日领海中间线日本一侧,进入日本毗连区500米。浮标上写有“中国海洋观测浮标”字样,似乎是收集海洋数据,通过卫星传送给海警局。
日本政府虽然要求中方撤出该浮标,但为了避免事态升级,并且未找到相关国际法理,因此没有像菲律宾那样主动将其撤除,只是继续实施监视。11月日中首脑会谈时,岸田文雄再次明确要求中方撤除浮标。
在日本看来,中共在日本毗连区内设置海上浮标、侵入日本领海等行为,就是静静地开始实际占领。自去年2月起,中共海警局开始对外发布“将非法侵入中国领海的日本渔船驱离”消息,此后发生了17起尾随、驱赶在钓鱼岛周边海域捕鱼的日本渔船事件。
此外,还有两个新动向引起日本注意。一是中共海警船在钓鱼岛日本领海内停留时间增加。如去年3月30日至4月2日,滞留长达80小时36分钟。从过去最长的72小时,又增加了8个多小时。二是自3月起,中共海警船进入钓鱼岛周边海域后,主动开启航行自动识别装置(AIS),该装置可使其它船只知道其所在位置。而此前,中共海警船进入该海域后多是关掉该装置,使自己处于隐身状态。
日本海上保安厅认为,中共海警船的这些做法,都是在宣示其已实际控制钓鱼岛。
日本民众关心度上升
中共海警局拥有大型舰船(排水量1000吨至1万2000吨)约157艘,是日本海上保安厅船只(71艘)的两倍多,有的配有与军舰相同口径的76厘米主炮,可搭载直升机。中型(排水量999吨至500吨)船只约120艘;小型(排水量499吨至100吨)船只约450艘。
日本内阁府12月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关心钓鱼岛问题的受访者(18岁以上3000人)达78.4%,为2013年开始此项调查以来最高。日本媒体呼吁,希望2024年能成为日本依法明示钓鱼岛主权,开始反攻的一年。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2024年新年致辞中说,今年的干支是“甲辰”,是十干之始的“甲”与奋力升天的“辰”组合之年。在新的一年里,日本政府要以焕然一新的精神,全力推进日本发展;在外交领域,行使外交力量,跨越难关,坚决保卫本国的领土、领海、领空。
责任编辑:连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