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和“庙”有什么区别

【中华文化300问】

文/宋宝蓝

寺为什么叫寺?庙为什么叫庙?这二者有什么区别?图为台北市关帝庙行天宫。 (蔡溶/大纪元)

说起寺庙,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佛家建筑。在世俗印象中,由于汉地佛教源于古印度,对于寺庙的来源,很容易误解为是佛教传入中土后才出现的。事实上,“寺”和“庙”都是中国本土所有。那么,寺为什么叫寺?庙为什么叫庙?这二者有什么区别?

在汉地,僧众居住修行的场所,称为寺、院、堂。比如少林寺、灵隐寺、大悲禅院等。在佛教传入中土之前,中国古代就已经有了“寺”。只不过,当时的寺和佛家没有什么关联。

在《说文解字》中,“寺”的含义是:“寺,廷也,有法度者也。”或者“寺,治也,官舍也。”在中国古代,寺原本是官署,官员办公的地方。“寺”的造字结构是:上土下寸。言外之意,天下的寸土之地都属于君主,“寺”是臣服于君主、为天子办公,处理政务的官方机构。

所以,在古代出现过大理寺、鸿胪寺、太常寺等官署,这些机构都具有执法权。

洛阳白马寺。(shutterstock)

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天竺僧人摄摩腾、竺法兰和蔡愔、王遵等人相偕同行,用白马驮经来到中土,此事被视为佛教传入中土的标志。汉明帝敕命在洛阳城西的雍门外按照天竺式样建造了一组建筑,供西域僧人居住,这些建筑就以鸿胪寺的“寺”相称,同时为了纪念白马驮经之功,便将这座建筑命名为“白马寺”。

从此之后,“寺”不仅指官署,还指僧人居住修行的地方。随着佛教在中土传扬,相应的建筑也越来越多,纷纷都以“寺”称之,久而久之,人们习惯以“寺”代表佛门建筑了,而它原本官署的含义就被世人淡忘了。

说起“庙”的历史,可比“寺”更加久远。在中国古代,庙有很多意义,既指朝廷(庙堂),供奉祖宗牌位的场所,也指供奉神明、历史贤人名士的地方。

据《尔雅》记载:“庙,貌也,先祖形貌在也。”庙的出现,起初是缅怀祖先、尊敬家族先辈的地方。

《说文》解释庙字:“尊先祖皃”。段玉裁注解为“古者庙以祀先祖。”《释名‧释宫室》进一步阐明了《说文》所说的“尊先祖皃”:“庙,皃也。先祖形皃所在也。”由于“庙”是“先祖形皃所在”,也就是祖先形貌的所在地、祭祀祖先的地方、有祖先画像的地方。

而周朝重视礼义,不同的等级有不同的礼,所以庙也分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庙的规模也不一样。《礼记》中说:“天子七庙,卿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我们在电视剧里听到“太庙”这个词,就是讲皇帝(天子)的奉祖之地。

图为北京孔庙里的孔子雕像。(Frederic J. Brown/AFP)

据说,从汉朝以后,“庙”的含义发生了改变,常常用来追谥、敕封一些贤臣或有道德感召力的人物,比如“孔子庙”“关帝庙”等等,像神社一样。历代很多贤臣生前为国为民做出了很多贡献,死后朝廷追封他们的功业,诏令可以配享庙,也就是这些有功德的人可以接受民间或官方的香火祭祀,以示缅怀和崇敬,从此代代流传。

佛教在中国兴起后,人们敬佛、敬神,顶礼膜拜寺院供奉的神像。在文化的融合下,久而久之,人们约定俗成,将寺庙视为参禅礼佛、僧人居住修行的场所了。@*

责任编辑:王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