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3年04月24日讯】(大纪元专题部记者李思齐、王佳宜报导)中国3月出口超预期,“对东盟进出口增长较快”。专业机构对东盟自身需求是否如此大表示怀疑。另外,产业链的外迁也使中国的上游产业摇身变成出口。有评论人士认为,中共是借此在搞政治宣传。
中共统计局于4月18日记者会上宣称,中国“不会出现通缩”,但在3月份出口意外超预期,势头能否持续的提问上并未直接给出“会”或“不会”的答复。中共官媒“经济观察网”18日报导说,中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表示,一季度出口数据起伏波动比较大,不能因为一个月出口数据好转,就忽略稳出口的难度了。
在张立群之前,已有证券财经机构于3月份出口数据公布的次日(4月14日)质疑,以便“为还原贸易实际情况做一些参考”。
中共海关总署于4月13日发布3月份进出口数据称,中国3月份的出口总值以美元计为3,155.9亿美元,同比增长14.8%;进口总值为2,274亿美元,同比下降1.4%。“对东盟进出口增长较快”是中共官方对第一季度出口总结出的特点之一。以美元计,中国对东盟1至2月出口的同比增幅为9.0%,一季度出口的同比增幅为18.6%,即3月增幅更高,拉动季度增幅到两位数。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于4月14日发布了《来自他国贸易数据的观察:四问3月出口》(以下简称《四问》)。《四问》的前两问都和东盟有关,分别是“东盟自身的需求到底有多强?”“是否有绕道(东盟)出口?”其它两问是“季节性(中国新年)效应有多强?”及“后续什么时间我们能看到更多其它国家的贸易数据?”
东盟3月的制造业PMI为51,比2月环比收缩了0.5;同时,东盟6国的进口在1至2月都是同比负增长。因此兴业证券得出的结论是,东盟从中国进口的数据,可能夸大了东盟经济的韧性。
就中国3月出口数据看似“回暖”,日本政经评论人士区锴4月17日对大纪元说,首先要了解中共的经济数据向来有“稳预期”的作用,现在这个数字也是这种作用,强调对东盟出口增加无非是个政治宣传,显示中共“离开美国,也能活下去”。
虽然《四问》认为目前中国绕道东盟向美欧出口目前还不明显,但中国从欧美流失的订单部分转到了东南亚国家,以及中国的企业为获欧美订单和避开关税而向东南亚转移生产线都属既成事实。
中国首批首架“出海”抢订单的商务往返包机,由浙江宁波市政府于2022年7月10日组织,目的地是欧洲。宁波市的首批第二架包机安排在2022年7月21日,目的地是意大利米兰。截至2022年12月,宁波市已安排组团263个。
浙江官媒“杭州网”去年12月把出海抢订单的外贸团称为“浙江军团”,并报导嘉兴云翔针织有限公司外贸部经理朱宇坦言,这三年疫情期间,东南亚国家抢了包括云翔针织在内的嘉兴纺织企业不少订单。
除宁波外,浙江嘉兴市、以及江苏、四川、广东、福建、湖南、山东和海南等都在2022年组团包机“出海”抢订单。“出海”抢订单反映的是外贸企业缺活干,影响到上下游的企业,中国打工人找工自然更难了。
区锴分析,原来在中国的订单去了东南亚,东盟自然也需要从中国进口零部件,这在供应链转移的过程中并不罕见;因此才导致中国对东盟出口增加,但中国工人更难找工作的现象。他认为,这样的现象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因为整个产业链的转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中共地方政府在2023年继续支持企业出海抢订单。江苏省政府官网4月3日刊文称,今年以来,“全省企业掀起出海‘抢订单’热潮”。江苏是中国制造业强省,制造业规模多年保持中国第一。
陕西省、上海黄浦区、山东青岛、广东中山市等地在2023年都先后出台了类似鼓励企业出海抢订单的财务补贴政策。
季节效应的影响
《四问》认为,2023年的中国新年时间偏早,可能导致部分订单从1至2月推后到3月。
就季节效应,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的分析团队提供了量化的信息:“3月中国新年调整后的出口增速较2月单月大幅回升28个百分点,其中10个百分点来自生产填补去年第四季度缺口形成的支撑,剩余贡献来自低基数,而非外需。”
东盟目前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与东盟2023第一季度的进出口规模占中国进出口总值的15.8%。中共海关总署1月中旬公布信息称,通过铁路运输出口东盟的规模在2022年增长了197.6%,远远高于水路和航空运输规模26.7%和15.5%的增幅。去东盟出口越来越依赖铁路运输,或是中国港口冷清的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是来自欧美的需求少了。
就中国未来的出口情况,区锴认为:“中国出口走低的态势肯定是不会变,在疫情期间,中共表现出极端流氓和不负责任的行为后,中国的两大贸易伙伴,尤其是最大外汇来源美国,现在已经开始划定和中国的‘安全边界’。”
“另一方面,作为投资者,面对一个风险极度不确定的地方,也没有必要再进行更多的投资,更没有必要对这样的地方有信心。没有这些投资,中国出口走低的趋势肯定是不会变。有朝一日,中国引以为豪的所谓‘世界工厂’的名号也会不复存在。”
责任编辑:连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