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野家等日本餐饮店正迅速撤离中国市场

【大纪元2022年09月19日讯】(大纪元专题部记者王佳宜采访报导)日本知名餐饮企业吉野家9月15日发布信息,旗下“花丸乌冬面”将撤离中国市场。而吉野家早在今年上半年开始,逐渐关闭在中国各地的店铺。此外日企其它餐饮品牌也正在减少对中国市场的依赖,陆续关闭店铺,如大众居酒屋品牌“和民”已宣布全面撤离中国市场。

据红星资本局报导,吉野家在临时报告书中宣布,旗下品牌“花丸乌冬面”将退出中国市场。上海的花丸乌冬面运营子公司花丸餐饮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于2022年内清算。报告书预计,伴随花丸乌冬面退出中国,资产减值损失等会对公司业绩造成轻微影响。据悉,花丸乌冬面在中国仅剩上海美罗城一家门店。至于具体什么时候闭店,尚不清楚。

花丸乌冬面于2011年进入中国市场。在上海正式开店前,曾在上海世博会上进行过半年的试营业,期间曾有约20万消费者光顾。此后,花丸乌冬面店铺拓至青岛、武汉、深圳等5个城市,最多时曾有37家门店。

2020年,中共病毒疫情爆发,顾客人数减少影响了业绩。为应对疫情,花丸乌冬面选择了关店止损,在2021年5月结束了福建省的门店。此后各地店铺陆续关闭。

在吉野家宣布将退出中国市场当天,吉野家在日本东京池袋开设了新的店铺。

花丸乌冬面于2000年在日本香川县高松市成立,主打赞岐乌冬面、关东煮、天天妇罗、炸鸡以及日式咖喱饭等。店家采用中央厨房配送生面以及自动化生产,以提高效率和保持品质稳定;在门店内则采取半自助自选模式,方便客人点餐。

花丸乌冬面母公司吉野家早在今年初就在加速撤离中国市场。今年上半年,该品牌关闭的门店数量比计划的多出了约30家。

疫情的爆发,令上海吉野家近两年的经营情况下跌。2021年实现营收约649万美元,净利润亏损约14万美元,负债总计约275万美元。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收约124万美元,净利润亏损约77万美元,负债上升至约328万美元。

据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官网显示,上海锦江国际餐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拟转让上海吉野家快餐有限公司9.815%的股权,转让价格821.73万元(约118万美元)。

公开资料显示,1992年,吉野家在北京开设了第一家门店,至2022年1月门店已扩至上海、青岛、深圳、福建、武汉、四川、云南、内蒙古等12个城市。

吉野家作为日本快餐界的头部品牌之一,创立至今已超过100年历史。以招牌牛肉饭为主打品,几十年未大幅涨价,一直走的是平价路线。吉野家的高性价比在日本一直是最显着、最卖座的特点。此外,吉野家采用中央厨房制作及配送,以简化制作流程的方式,很大程度减少消费者的等餐时间,提升经营效率。

“丸龟制面”全面收缩闭店

在中国另一家日本乌冬面品牌丸龟制面也在不断收缩闭店。目前丸龟制面仅有4家门店营业,分别在北京、上海、天津和江苏。

丸龟制面的中国的门店数量在2020年达到最高,为45家,分布在上海、北京、宁波、天津、杭州5个城市。其中,北京13家,占比近30%;上海最多为23家,占比超过51%。

今年上半年Omicron疫情使得其业绩大幅下滑,加速了闭店,短短三个月内,上海只剩下了浦东金桥的1家门店。香港门店16家关闭了7家。

“和民”彻底离开中国市场

日本大众居酒屋品牌“和民”,于2005年通过海外子公司在中国深圳开设了第一家餐厅后,逐渐扩至上海、深圳、苏州和广州等11家门店。然而,2020年2月5日民和宣布,鉴于疫情扩散的影响,导致店铺长期关闭,预计顾客数量的长期下降和中国经济的不确定前景,决定关闭全部门店,彻底撤离中国市场。

日本时政评论员宫下清川(Miyasita Kiyokawa)认为日企选择撤离并不意外。他在接受大纪元采访时表示,中共的防疫运动不但导致餐饮业随时停业,还导致中国民众的消费水平下降。叠加中共政策、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及企业收益预期的不稳定,日企自然会纷纷撤离。

责任编辑:连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