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危机难解 专家解读李克强19点刺激计划

【大纪元2022年08月26日讯】(大纪元记者徐简综合报导)中国经济正步入寒冬,近来中共加大经济刺激力度,在一系列的宽松政策后再提供上万亿元人民币基础设施融资,但专家分析,这不足以抵消房地产行业泡沫和“清零”政策对经济的打击。

周三(8月24日),中共国务院概述了一揽子政策的“19项接续政策”,包括在6月底已经宣布的3,000 亿元人民币基础设施投资基础上,再向国有政策性银行注资3,000亿元,地方政府将在未使用额度中安排5,000亿元专项债券。

据中共喉舌央视报导,李克强在他主持的这次会议上,誓言利用“工具箱中可用工具”,进行所谓的“果断施策”。

经济学家不乐观 高盛不会上调增长预测

经济学家对这些刺激措施表示不乐观,高盛集团近日将中国2022年全年经济成长预测从3.3%下调至3%。该集团的经济学家表示,周三宣布的措施不足以让他们提高增长率预测。

高盛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安德鲁‧蒂尔顿(Andrew Tilton)在接受彭博电视采访时表示,这些刺激政策“不足以跟上整体经济恶化的步伐”“随着我们进入2023年,更多的国内政策放松、提高经济增长和内需将成为关键。”

路透社引用高盛分析师的话表示,这些刺激措施“可能有助于抵消政府收入的急剧收缩,并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未来几个月的基础设施投资增长”,但是“由于房地产行业非常疲软,以及疫情封控对经济活动的不利影响,除非当局采取重大政策宽松措施,我们认为今年剩余时间的整体增长将保持低迷”。

北京在走钢丝 专家:不会有大规模额外刺激

中共国务院还表示,经济不会被过度刺激所淹没,虽然“经济复苏的基础不牢固”,但避免“采取大规模刺激措施或损害中长期利益”“不搞大水漫灌、不透支未来”。

路透社分析,这突显了北京正在走钢丝,寻求利用中央刺激措施和更宽松货币政策的同时,避免背负更多的债务。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研究负责人兼首席经济学家庞溟(Bruce Pang)表示,国务院会议发出了一个信号:“不要指望大规模的额外刺激措施”。他补充说,国务院公告中的措辞暗示,中共会减少“采用特殊主权债券等特殊工具或增加官方预算赤字的情况。”

目前的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和因疫情而停工复产,使中共原订下的“约5.5%”GDP增长目标无法实现,中共官员对此目标缄默不提。

连续几轮刺激 分析:没有改变游戏规则

野村控股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在周四表示,中共国务院这些措施不会“改变游戏规则”。他们在研究报告中写道,部分原因是房地产行业仍深陷困境,并指出在之前的宽松周期中,房地产在提振家庭、公司和地方政府的信贷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路透社的分析也同样表明,许多分析师仍认为,占国内生产总值近三分之一的房地产行业崩溃会带来深层结构性风险,例如外界对负债3,000多亿美元的恒大等开发商的担忧,阻碍了经济从疫情最初的冲击中复苏。

因此一些投资者和经济学家认为,只能采取更积极的刺激措施及更长期的结构性改革,才可能解决增长放缓的问题。

高盛分析师表示,“国务院的报告使用了‘不搞大水漫灌、不透支未来’的措辞,这表明相对于国内经济放缓程度之大,任何刺激措施的效果都可能是温和的。”

周三出台的这19项措施,是在最近的几项刺激措施之后推出的:央行上周意外降息10个基点; 5月北京宣布了一揽子政策中约1.9万亿元人民币的支持措施,其中包括对小企业的支持。自6月以来,政策性银行已为基础设施项目提供总计1.1万亿元人民币的融资。

中共国务院还称,将派出专案组对地方进行督促,并表示要在10月前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

责任编辑: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