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史记‧商君列传》:“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在谈论过“守信”在外交、男女等方面的关系后,我们接着谈一谈“信”在施政上的意义。“徙木立信”又称为“徙木之信”、“移木之信”,是源自商鞅变法的一段故事。
秦国在春秋时代,经由秦穆公的治理,曾开地千里,称霸函谷关以西,被周襄王封为“秦伯”,以为西方诸侯之首。然而,到了战国时代,几代秦君都历经动乱,导致国力衰弱、贵族骄横,魏国也趁机出兵占有了广大的河西之地。因为僻处西壤,中原诸侯朝会时也不邀请秦国,视同戎狄般对待。
秦献公与秦孝公父子即位以后,都励精图治,以恢复秦穆公时期的霸业、收复河西之地为己任。在秦孝公时期,更公布了有名的“求贤令”,希望有人能贡献富国强兵之策。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秦孝公任用了年轻的商鞅进行两次变法。
在变法的初期,商鞅为了让人民相信新法,就把一根三丈高的木头竖立在南门前,然后公告:如果有人能把木头搬到北门,就赏十金。百姓开始只觉奇怪,并没有人敢尝试。于是,商鞅又下令把奖赏加至五十金,后来真有人把木头搬到北门,商鞅也履行诺言,把五十金赏给此人。这件事很快就传遍整个秦国。老百姓知道商鞅说到做到,便不敢怀疑他颁布的新法了。
秦国虽然在商鞅的治理下,快速地富强起来,成功收复河西之地,也重新获得了“伯”的封号,并大会诸侯于逢泽。然而,商鞅的新法毕竟太过严苛,不仅实施连坐法,鼓励百姓相互举发,并禁止粮食买卖,逼迫百姓一定从事农耕,为了建立威信也屡次对贵族动刑,在战场上更欺骗了魏国将领……等。因此,秦孝公过世后,当秦惠王想杀商鞅时,也没有国家愿意收留他。
其实信是为政的根本而不是手段,很多时候政令难以推行,确实来自于人民对施政者的不信任,然而,若只是想用手段与策略,就想要取信于民,也只能收一时之效而已。这是到今天,都值得所有为政之人深思的道理。◇
(点阅【成语中的故事——信】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