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算今制,“七尺男儿”到底有多高?在中国历代,度量衡不是不变的,然而不管尺寸标准几度改变,堂堂“七尺男儿”的用法为何不变呢?身高不到六尺的晏子立德立言受人敬仰,而他八尺躯的车夫却受妻子看轻。那么“七尺男儿”鲜明的形象不仅指男儿的“七尺躯”,实际有什么真意?指什么内涵呢?
七尺躯(七尺身)很高吗
先来看一个和身高相应的故事,出自《晏子内篇‧杂篇》。春秋晚期齐国宰相晏子是个著名政治家、外交家。为晏婴驾车的车夫是个身长八尺的大汉。一天,车夫为晏婴驾车出门,他的妻子在一旁刚好看到这一幕:宰相晏婴的驷马大车非常气派,车顶上有着大车盖,她丈夫掌控车子,鞭策驷马驰行,意气风发,洋洋自得。
这一天车夫出了任务归来后,妻子竟然向他提出离婚的请求。事出突然,车夫吓一大跳,疑惑不解,问她好端端为什么要下堂求去呢?
妻子说:“君的主人晏子身长不满六尺,在齐国为相,名显诸侯。他本人非常谦虚,而且常常自居人下,不炫耀自己。反观君身长八尺,只是个帮人驾车的仆人,却一副自满自足的神态,妾身因此想求去也。”这个故事后来有了很圆满的结局,因为这个车夫很有自省和改过迁善能力,听了妻子的一番话之后,从此自我约束、自我修持,去掉自我膨胀的心。晏子明显看到他的转变,感到奇怪,后来得知原因之后,就推荐这个车夫当上齐国大夫。
晏子是历史上知名的政治家,又以身材矮小却功业昭然,名垂后世。他身长不满六尺,他的车夫身高八尺,这一对比,让人印象深刻。身长不满六尺,是远低于标准的矮个儿;他的车夫是个身长八尺的高个儿,那么,七尺男儿居其中,应该就是标准身材了,并不算高。所以说堂堂七尺男儿强调的并不是身高,那么是表示什么意义呢?
“七尺”代表什么身份?
在《周礼》(约成书于战国时代)中是以“七尺”表示成人的身份。《周礼》在“乡大夫”的工作职掌中说到:“国中自七尺以及六十,野自六尺以及六十有五,皆征之。”《周礼注疏》说“七尺谓年二十”。这个周代的规定,住在都城的二十岁到六十岁的人和住在乡野十五岁到六十五岁的人是征役的对象。
周代的公家法规中用“七尺”来代称成年男子,可以推论“七尺”应该是当时成年的标准身高。这种类似用法在《论语》和《孟子》中也可见到。
《论语‧泰伯》篇中,曾子说:“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周礼注疏》说“六尺谓年十五”,郑玄注说,六尺之孤,是指年十五以下的孤儿。《孟子·滕文公上》篇说:“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这“五尺之童”就是指孩童的意思。
七尺躯是标准身高
在《后汉书》的冯勤(字伟伯)列传中,说了冯家“身高”的家史,透露了“七尺”的讯息。冯勤是东汉光武帝时代的司徒,他的祖父冯偃是个矮个儿,身高“不满七尺,常自耻短陋”。冯偃担心子孙和自己一样身材短小,在为儿子冯伉娶妻之时,特地挑选了身材高挑的媳妇,结果孙子冯勤真长成“长人”,身高八尺三寸。从这个史实中反映出的讯息是,七尺当是东汉时的标准身高;七尺之躯就是指成年男子的身躯,东汉书籍《论衡·吉验》也提到“人身长七尺”。东汉光武帝年身高七尺三寸,东汉名臣马援身高七尺五寸,都比标准身高高一些。
七尺躯换算成今制,实际有多高?
这个度量衡的尺度随着时代变化。《蔡邕·独断》提到三代的尺寸不同,夏代十寸为尺,殷代九寸为尺,周代八寸为尺。那么春秋战国时代、汉代的七尺之躯换算成今制,实际有多高呢?
《汉书‧律历志》说“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而基础单位的“分”怎么求来?是用中型的“秬黍”(黑黍)的宽度计算来的,“一黍为一分,十黍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 ”。从出土的汉尺来看,一尺为23.1 公分 ,两者的度量结果相符合。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立,各国度量衡并不一致,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采用一尺为23.1 公分的这个标准。换算成今制,堂堂七尺男儿,到底有多高?就是161.7公分,你觉得高吗?
实际上,“七尺男儿”象征意义重于身高意义,它传递的是一个负得起自我责任的成年男子的意义。这个七尺男儿能够说话算话,能够俯仰天地之间而无愧于作人的道德标准,不管身躯多高都是能顶天立地的,能够为道义献身的。
沈约《齐太尉王俭碑》描述“倾方寸以奉国,忘七尺以事君”,表彰的就是这种高贵的气节。故而,在历代中不管度量衡的尺寸标准几度改变,堂堂“七尺男儿”的伟岸形象在中华子孙的心目中是鲜明不变的。你看身高不到140公分的晏子立德立言受人敬仰,而他身高185公分的车夫却一度受到妻子的鄙视,就是个明证了。@*#
-点阅【中华文化300问】系列-
责任编辑: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