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1年06月02日讯】(大纪元记者张玉洁综合报导)“躺平主义”在大陆网络爆红后,遭到中共官方大骂,相关讨论正从社交平台上被封杀、被消失,但该话题的热度有增无减。分析人士认为,“躺平”透露着民间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反抗和不合作意识,有网友直言“不想跪着、不能站着、只能躺着”。
“躺平”成敏感词 被狂删
“躺平”一词最早出现在百度贴吧的文章《躺平即是正义》中,该文已经被删。但是,该话题仍然连日火爆,一度登上微博热搜,大陆社交媒体迅速出现诸多“躺平”讨论区。
随即,豆瓣的“躺平小组”被关闭,百度贴吧“躺平吧”帖文无法打开。
截至本文发稿前,大纪元记者查询发现,豆瓣的“躺平小组”显示“呃……这个小组已经不在了”;百度贴吧的“躺平吧”主页面可以显示,但点击每条帖文均出现“很抱歉,您要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在被删除的《躺平即是正义》一文中,作者说:“两年多没有工作了,都在玩,没觉得哪里不对,压力主要来自身边人互相对比后寻找的定位和长辈的传统观念,它们会无时无刻在你身边出现。你每次看见的新闻热搜也都是明星恋爱、怀孕之类的‘生育周边’,就像某些‘看不见的生物’在制造一种思维强压给你,人大可不必如此。我可以像第欧根尼只睡在自己的木桶里晒太阳,也可以像赫拉克利特住在山洞里思考‘逻各斯’,既然这片土地从没真实存在高举人主体性的思潮,那我可以自己制造给自己,躺平就是我的智者运动,只有躺平,人才是万物的尺度。”
网友将“躺平”一词定义为“不买房、不买车、不结婚、不生子、不消费,维持最低生存标准,拒绝成为他人赚钱的机器和被剥削的奴隶”。
分析:“躺平”透露着不合作 挑战中共
中共封杀“躺平”话题后,有网友表示:“中国官方允许民众自嘲屌丝、韭菜,但不允许说躺平,根本原因是躺平承认了遭遇社会不公”;在“躺平主义”背后,浮现的是现代中国年轻人面临的压力与困境,他们用消极反抗的心态,含蓄表达对社会现状的不满。
香港《苹果日报》5月29日引述政治学者吴强的分析表示,“拒绝消费,拒绝奋斗,拒绝被割韭菜,拒绝被资本和国家双重暴力……中国的社会在政治高压、社会停滞的状态下,找到一种相当团结性的一种共识,以躺平主义的方式出现。”
在微信朋友圈,一首以躺平为主题的诗歌走红网络,其中写道:“躺平,是为了不弯腰。躺平,是为了不下跪。躺平,是横向的站立。躺平,是挺直的脊梁。”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6月1日引述分析表示,躺平主义透露着一些不合作主义思潮,独裁者是最警惕的;躺平的出现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挑战了官方的价值观,在党国一统的中国,任何不顺从的苗头,或者可能孕育一种反对甚至反抗的萌芽,官方都十分警惕。
中共官媒开骂 网友:不想跪 不能站 只能躺平
“躺平主义”在网络爆红后,遭到中共官媒新华社、《南方日报》称为“可耻”。
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5月30日在第四届中国青年企业家峰会上说:“现在年轻人‘躺平’,太佛系的话,国家的未来靠谁做?”
俞敏洪的言论迅速登上微博热搜,引发众多网友批评。有网友说:“你让我有份工作早九晚五有双休,能养活一家老小,车贷房贷不用愁的话,你让我坐起绝对不躺起。”
另有网友说:“不保障工人权益,不提高工人福利待遇,只知道居高临下呵斥你别躺平,没有用。要是劳动收入合理,工作强度时间合法,35不被优化,职业能体现人的价值,人们巴不得站起来争取幸福生活,谁愿意躺平?”
自由亚洲电台6月2日引述分析表示,其实“躺平主义”并非某些人眼中不求上进的代名词,其背后有更深层的社会问题。
中国金融学者贺江兵对自由亚洲电台表示,“躺平主义”代表了一连串的社会问题,包括民营企业规模缩减、人口老龄化压缩年轻人就业空间、家庭开销日益增加之际,每天上午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每周工作6天的“996”长工时文化,却无法造就年轻人成功。
他说:“不要结婚生孩子了,哪敢生啊?你再怎么奋斗也是阶层固化,再怎么奋斗,无非就是搞个‘996’,也就累了。种种原因导致这样不结婚、不生孩子、不消费、不买车……这样的生活。”
此前新浪财经的数据显示,2020年北京工资中位数是6906元(人民币,下同),上海工资中位数6378元;而根据中国房地产公司贝壳找房5月27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房价收入比最高的三个城市分别是深圳、北京、上海,在深圳居住的普通居民家庭,不吃不喝需要27年才能买得起一套房子。
5月31日中共宣布“放开三胎”,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孩子,但是大陆民众的反应冷淡,纷纷表示“不想生”。
德国之声引述一名大陆25岁女士的话说,她崇尚的是“躺平主义”,对她来说,“躺平主义”是以一种非暴力但不合作的方式去应对各种不同的政策或规范。
一位42岁男士表示,他用“麻木不仁”来描述新的三孩政策,并表示:西方的欧洲美国和亚洲的新加坡、日本等,都有着很好的福利政策,而不是我们在很多政策都没有提出的情况下,就突然提出了这个政策口号。
责任编辑: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