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公鸡与母鸡

王嘉益

鸡年说民俗,贴鸡画窗花,来鸡辟邪。(大纪元)

一个住在偏远乡村的贫穷农夫,在镇上买了两只刚孵出不久的小鸡,一公一母,打算把它们养大后可以生蛋孵更多的小鸡,到时便可发一笔小财,改善贫困的生活。

贫穷的农夫没有多余的钱帮小鸡买饲料,便放任它们在住家附近的田野里自行找小昆虫、蚯蚓和稻谷维生,同时为它们在住家的大树下,用一些腐朽的木头盖了一座小小的鸡舍,作为栖身之所。

原本身上长满了柔软黄色绒毛的小鸡,因为在原野上自由自在地觅食,反而长得更快更结实更健康了。短短的2个月,小公鸡头上便长出了红色的大鸡冠,原来的黄色绒毛现在已渐渐转变成红、黄、黑、绿五颜六色漂亮艳丽的羽毛。等到5个月后,小公鸡已长成一只威武雄壮的大公鸡,头上的鸡冠变得更大更红艳,身上的羽毛更加地亮丽多彩,体型也越来越硕壮强健,鸡鸣声更是嘹亮无比。

大公鸡对自己的现况真是满意极了,所以,不管是白天或者黑夜,只要它心情好的时候,便会站在那破旧的鸡舍上,“咕、咕、咕…..”放开嗓门极力地鸣叫,似乎在提醒世上所有的生命,要大家不要忘了它的存在,同时要称赞它那令人惊艳的美丽外表。

在还是小鸡时,公鸡与母鸡原是很好的伙伴,它们一起玩耍、觅食,整天形影不离。但随着时光的流逝,公鸡和母鸡在外型上的差异日渐扩大,公鸡越来越无法忍受母鸡那身躯瘦小又披覆一身黑绒绒丑陋羽毛的外貌,加上“咯、咯、咯…”低沉又微弱的难听叫声,更是让公鸡受不了。现在只要听到母鸡“咯、咯、咯…”的叫声,公鸡就会用它那黄色的尖嘴去啄母鸡,每次都让母鸡痛得到处逃窜,黑色的羽毛也掉落一地。

母鸡本来已够难看的黑色外表,如今已变得千疮百孔,东一块黑西一块灰的,令公鸡更是不堪入目,屡屡出言冷嘲热讽。甚至,还经常故意去抢夺母鸡已寻获的食物,并强迫母鸡搬出那勉强可遮风避雨的破鸡舍。母鸡碍于先天体型上的弱势,无力反抗公鸡的欺凌,只能无奈地默默忍受,自己孤单地栖息在破鸡舍上的树干。

一天晚上,公鸡独自站在破鸡舍的屋顶上休息,忽然想起白天作弄欺侮母鸡时的有趣景像,心情油然地轻松愉快起来,便习惯性地拉高嗓门“咕、咕、咕,咕、咕、咕…..”自鸣得意一番。

正巧,这时一只饥肠辘辘、已三天没有吃饭、肚子饿得咕咕叫的大野狼在附近寻找猎物,一听到公鸡嘹亮清脆的啼声,瞬间,眼睛为之一亮,萎靡颓丧的精神突然振奋了起来。饥饿的大野狼竖起它那灵敏的耳朵,沿着声音的来源望去,在微弱的月光下,大野狼敏锐的视力马上发现数十公尺外披着五彩亮丽羽毛、戴着硕大艳红鸡冠的大公鸡,正站在破鸡舍的屋顶上忘我地啼叫着。

遇到如此良机,岂可错失,大野狼趁着夜色的掩护,蹑手蹑脚像无声的鬼魅一般,慢慢地潜进到鸡舍的旁边,此时的大公鸡一点警觉性都没有,依然自我陶醉地高声啼叫着。大野狼见机不可失,一个箭步飞跃而起,扑向破鸡舍屋顶上的大公鸡。等大公鸡从恍神中清醒过来时,大野狼锐利的尖爪已牢牢地扣住了它的脖子,让它是插翅也难飞了。此时,平常意气风发的大公鸡只能可怜地苦苦哀求大野狼不要吃它,放它一条生路。

命在旦夕的大公鸡对大野狼说尽了恭维赞美的话,并表示愿意为大野狼做任何事来交换它的一条小命。可是已经饿了三天的大野狼此刻怎听得进大公鸡卑微的请求,张开血盆大嘴露出雪白发亮的利齿说:“大公鸡老弟,虽然你刚刚所说的话很受用,可惜我现在饿得两眼直冒金星,大脑已经无法好好思考,只想慢慢享用眼前的一顿美食。”

流着口水露出两排锐利发亮尖牙的大野狼,正准备咬断大公鸡的脖子,就在这千钧一发的紧张时刻,外表丑陋的母鸡却从破鸡舍上方的树干一跃而下,尖尖的鸡嘴不偏不倚地用力啄在大野狼的右眼上。在瞬间失去一只眼睛的剧痛下,大野狼放开了爪中紧掐着的大公鸡,双手抚着鲜血直流的右眼痛苦地哀嚎。

在经过一阵剧痛及狼嚎后,愤怒的大野狼本想对已趁机飞到大树上的大公鸡与母鸡,做出最严厉无情的报复攻击。可是刚刚一阵大声的哀嚎,已惊醒了贫穷农夫赶紧地拿着锄头外出查看,大野狼见状只能感叹:“今晚真是偷鸡不成还蚀把米。”然后,自怨自艾地夹着尾巴落荒而逃了。

在大树的枝干上,大公鸡与母鸡并肩站着,大公鸡满脸羞愧地对母鸡说:“真没想到,平时我自以为傲的美丽外表和嘹亮的叫声,不但没有替我带来好运,反而差点给我惹来杀身之祸。而且,以往我经常嘲笑你弱小的身躯和难看的外貌,并且不断地欺侮你,你不但不记仇,今晚还在最危急的时刻勇敢地出手救了我一命。我真是大错特错了,现在,我要郑重地向你说声对不起,以后就让我们和睦相处、祸福同当吧!”听完了大公鸡的忏悔后,母鸡在一旁“咯、咯、咯…”低沉但兴奋地叫着。

几个星期后,大树底下出现了一座更大更新的鸡舍,不远处的田野上只见一群披着黄色绒毛的小鸡,在大公鸡与母鸡的引领下四处寻找着小昆虫、蚯蚓和稻谷。一旁的稻田里,贫穷的农夫则在烈阳中汗如雨下但面露愉悦地辛勤锄着田,大地的空气中弥漫着欢乐的气息。@*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