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和尚转生高官 身带跨世“印记”

生命探索.轮回转生

作者:允嘉徽

转生的人有的身带跨世“印记”。 (pixabay)

一些轮回转生者,可能带着一些明显的特征、前世的情性转生,甚至前世今生中的遭遇也有着奇妙的类似之处,形成跨世连贯的“印记”。历史上有不少和尚转生成高官的事迹留下来,都是带有“印记”来的,这是为了提醒他们不要迷失在凡尘中吗?

御史王十朋和高僧宗觉处严

王十朋(公元1112—1171年)字龟龄,号梅溪,是南宋很有名气的诗人、状元、高风亮节的名臣,为国为民的“真御史”。《宋史》记载,王十朋自幼聪颖慧悟,记忆力超强,顷刻就能写出数千言来。

在王十朋出生前,王家为没有子嗣忧愁很久。正和壬辰年正月某天夜里,王家太翁梦见一位出家的姻亲宗觉处严送来金环(一说花环),并且对他说这是你们家企望好久的,然后就消失无踪了。那时,也是宗觉处严圆寂之时。得梦后,王母就怀孕了。宗觉处严俗名严伯威,字阇黎(*音同“十离”),是温州乐清明庆院首座僧人,他博学工诗文,擅长书法翰墨,而且守戒甚严,德望卓卓,人们敬称他“严首座”。他出家前是王十朋祖母贾氏的兄长。

就在宗觉处严刚刚坐化时,王十朋就生下来了。家乡的和尚见到王十朋都说他是严首座转生的,那时候,王十朋听着听着并不信以为真。后来,听人家说多了,他就向严首座的弟子宝印大师求证。大师告诉他,他和“严首座”长得很像,他说:“我师父眉毛又黑又密,微微下垂,深深的眼窝藏着炯炯有神的双眼。他聪明过人,早在童年就能诵读上千字的文章,而且很喜欢作诗。也因为你的长相和趣好很像我师父,所以说你是他的后身呀。”[1]宝印大师和王十朋很亲近,也是他叔父。

王十朋和严首座不仅长得像,他们超强的记忆力、为诗为文的志趣和专长都很像。王十朋年轻时在家乡梅溪就很有文名,吸引了几百人入他的学馆学习;等他入了太学,师长对他的文章都刮目相看。南宋绍兴二十七年(公元1157年)殿试对策时,王十朋建议朝政数万言,汹涌而出随手书成,被宋高宗亲自拔擢为状元。

王十朋这一世俨然带着严阇黎那一世文章成就的记忆。而且,其前世今生的精神操守也一贯相通,一个是守戒甚严的首座和尚,一个是南宋一介清廉的“真御史”。

传王十朋唯一书迹,王十朋书札子 宋人法书(三)录(台湾 故宫博物院提供)

他们之间也有小异之处,让王十朋持疑,那就是严首座非常擅长小楷书法,他却最不善于此。可能这也是命运要让转生者去悟的吧!绍兴年间,王十朋作了一个很真确的梦,并且在醒来后道经石桥寺亲历其境,梦中和现实中的人事物、过去与现在时空的人事物都能契合对应,他终于了解了前世今生的轮回真有其事。在 《浙江通志卷二百一》就留下了他的前世今生的转生记载。而在王十朋这一生,就是个入世修行的人,一生中未曾为自己、为家人图谋一丝一毫的名与利。《四库全书总目》说:“十朋立朝刚直,为当代伟人。”

张照尚书和断臂和尚

从南宋到清朝,来看两个康熙朝的轮回转生故事,他们的前生也都是和尚,来到此生带着怎样的印记转生呢?

根据《三异笔谈》作者许仲元的说法,雍正朝的尚书张照前身为断臂和尚是可信的,因为有许多相关事实可以证验。张照还没出生时,他的祖母钱太夫人很尊重一位断臂和尚,供养他在朱家阁的指松庵中。人们不知“断臂和尚”是从哪里来的,只知道他效法禅宗二祖慧可,自断了一臂自我惕厉,以坚定修行的意志。

张照出生的那夜里,他的太翁(祖父)在曙色中假寐,朦胧间见到一个僧人进入家门。当他惊醒时,指松庵来人通报断臂和尚在半夜圆寂了。而这时他的小孙子张照出生了。这时他明白了,是断臂和尚转生来了。

张照很聪慧也很有胆量,十八就中了状元。他前世为和尚,在这一世遗留下来一些迹象吗?

清世宗雍正皇帝即位后,曾经问了张文和,朝廷臣子中有没有通悦禅的人。张说推荐了族侄张照,张照因而得到召见。

张照像,出《清代学者像传》第一集,清叶衍兰辑摹,黄小泉绘。(公有领域)

雍正皇帝问张照说:“视朕何人?”(*你看我是谁?)
张照对说:“是佛。”
雍正皇帝又问:“你自视自己是何人?”
对曰:“干屎橛”(*干掉的刮粪便木简)。
对答中,张照的话展现了禅机,让雍正皇帝大感契合,从而得到任命为左都御史,后来进为刑部尚书。

在张照的著作《天瓶诗》中,多以佛家思想为题,诗中也常出现生老病死、梦幻泡影露电等等的字眼,或许在他的记忆中,隐隐浮现了一些前世修行的浮光掠影。

清 张照书联。(台湾 故宫博物院提供)

后来张照发生了一件断臂意外事件。那是他随从皇帝出行时,在行宫山庄坠马折断了一手臂,而且折断的正是和前身断臂和尚一样的右臂。后来他断了的右臂得到蒙古医生治愈了。坠马断臂后又三年,他死于归乡奔丧的道中。他这一世的聪颖和官禄,有可能是当年修行的福报吧。

钱中翰和天童寺天童

清朝一位钱中翰(尊称内阁中书),根据《三异笔谈》作者许仲元的说法,他的前身是天童寺里的一个担饭僧。钱中翰出生时肩上有一大块肌肉耸起,和那担饭僧无比肖似。

钱中翰的转生因缘不是在梦中得解的,是他父亲亲自求来的。他的父亲是明朝末年的官员,五十岁时膝下仍无子,就到四明山天童寺向天祈愿赐给他一个天童(*佛家言显现童像的诸天护法)。他得到了住山方丈点悟:“钱官人有家无子,有子无家。”于是,大施舍了三年,将积蓄的四十万舍尽,再往四明山见方丈。

方丈设了斋饭,请他用膳,就在堂上对僧人们说:“这位钱官人膝下无子,向天祈子嗣,在座的各位谁愿意去呢?”

当时有个担饭僧人向钱官人一笑。方丈说:“你也可以。”就在方丈送走了钱官人出寺院的同时,担饭僧人就坐在烧火的凳子上坐化了。

轮转就在弹指间。 (pixabay)

后来,钱官人果然得了儿子。儿子初名鼎瑞,字宝汾,后来改名,字葆汾,康熙丙午举孝廉,官至中翰。他的诗号金门,词名湘瑟。怪的是他文体多工艳,没有佛家清淡出尘气息。

一天,钱中翰和客人下棋,才摆好棋盘,正要展开棋局,这时门房拿着一封信入内报告说:“天童山来信”。

他拆开一看,里面却什么也没有,只是一封空笺。此时,在他内心最深处灵光乍现,他恍然大悟,立即作了一偈:“来从天童来,去向天童去。笑指天童山,白云最深处。”“天童”来自何处?一个“空”的点悟,触动他前世记忆吧,让他再度即时彻悟人生,这也是生命中潜藏的修行志向的召唤。

他告诉家人自己有点微恙,不出数日就逝世了。他的孙子长泽,把祖父的遗事详细地告诉了《三异笔谈》作者。

前身是和尚,轮回转生来了一趟短暂的凡世之旅,他们为啥而来呢?若宗觉处严带着“真御史”的使命而来,同时又在最苦的凡世中继续修行提高吗?或是像天童和尚一样一笑了凡缘,这一笑的背后,曾经有过怎样的因缘呢?

可喜的是,一些前身的“印记”帮助他们在今生的凡尘中得悟,继续修行之路。也有遗憾转生迷失在凡世中的,旁观者清,为之一叹!而这一喜一叹不也是在警醒后人吗?

注释
[1]王十朋一篇《记人说前生事》(《梅溪前集卷十九》)记载了这段前身托生转世的因缘记事。《浙江通志卷二百一》也有记载一段乐清的明庆院僧人宗觉处严,乃是王十朋前身的故实,细节略有出入。

参考资料:

《宋史》
《清史》
许仲元《三异笔谈》
王十朋《梅溪前集》
《浙江通志卷二百一》
《四库全书总目》

@*#

—点阅【轮回记实】文章-

责任编辑:王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