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必修课】 家中小霸王的存在价值如何找?

作者:陈彦玲博士 / 整理:李曜宇・大纪元
上次说到在班级里,如何引导孩子知道他存在的价值。那如果在家庭里有如何做到呢?尤其,现在有不少只生一个孩子的家庭,爸妈加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6个大人围着一个小孩都应付不来,这时候怎么让他了解存在的价值?

凡事有进有出

因为少子化的缘故,很多大人围着一个小孩,所以孩子的存在感已经很够了,但为何孩子仍旧不开心,要丢东西、要耍脾气呢?因为我们之前曾经说过:“开心来自于帮助别人。”从生理的机制来看,身体要有进有出(In and Out),吃进来就要排出去,或是身体长胖、长高。

这是因为身体里有一个转换的过程,如果你只是一直给一直给,只是单向的,孩子这边没有出,他就找不到他的重要性,就不知道他存在的价值。接着孩子就会出现各种脱序行为,甚至暴力行为。之前我也曾强调孩子要有回应、回馈就是这个原因。

一个六岁以前的小孩,基本上他都会沈浸在自己的想像世界里面,所谓想像世界就是每样东西都是有生命的,都可以跟它对话,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大人不要觉得你的小孩很奇怪,跟孩子做这方面的互动也不要觉得不好意思,而且,这么做可以很快抓住你和孩子之间的心灵沟通。

理解孩子的世界

例如,像一个三岁的小孩,6个大人围着他,他应该不缺玩具,大家都会宠他,甚至会有玩具的房子、小帐篷等等。连我家的孩子都有这些东西,但我从来不花钱去买,都是给他们一条毯子、一个纸箱让他们自己去创造。我常跟孩子说:“你正在创造一个用钱都买不到的东西,再多的钱都买不到这个东西。”所以我一直鼓励不要给孩子买现成的玩具,要给他去创造。并且,一条毯子不仅可变换造型,也能重复使用,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导价值观的带入方式。

再来,不管是帐篷,还是里面的每一个娃娃,它们每一个都是有名字的,都是能对话的,而且跟我们一样,每一天都有例行的生活作息需要,比如吃饭、洗澡。也就是说,我们要求孩子的生活作息,也让他跟他的玩具去互动、实践,等于孩子要去照顾玩具这些生活作息。孩子就像是玩具的照顾者,要去给它们做饭、洗澡,甚至它哭的时候要去安慰它,或去处理玩具的情绪。这就是小小孩的贡献。这样让孩子去演练,这个孩子绝对不是你想像的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

好比之前有一个倔强的小男生,硬是不肯把鞋子放好,爸爸怎么说他都不肯。这时候大人就可以说:那天看到小狗(孩子的玩具)不太高兴,它丢了鞋子,所以我觉得我们少做了一件事情,就是今天放学回的时候万一小狗又乱丢鞋子,我们要教怎么教它⋯⋯爸爸就可以和孩子演练一遍情况剧,这时孩子就会感到他是有被赋予责任的,他得好好管好他的小狗。

人人都有奖

其实我们在教导孩子时,时常会给孩子颁发奖状,不管多小的孩子。例如之前我曾受聘在一个学校,一星期给家长和老师上课一次,维持了颇长的时间。有一回,校长有举办一个亲子联手做模型的比赛活动,这时候就有家长很推荐陈老师去当评审,校长于是找了我询问意愿,我说我当然愿意,但是我有条件。

那时我心里想:我比很多人幸运,我从教育体系出来又能在美国生活多年,而且实际接受了这么好的一套教育,这也是我回台湾贡献我所学的原因,想把这一套精神哲学和具体的作法带回我的故乡。但凡第一年做的事都是很难的,没有规章,没有参照,还最容易受到批评。

所以在这个比赛活动当中,第一次办理我知道会有很多困难的因素,尤其评审里面本来就有外面大学的美术本科老师、校内的美术老师等等,因此我和校长说,对于评审我有一些不一样的方法、方式,但我不拿评审费。因为这样,我用比较特别的方法评比,就算别人有意见也就不太好意思批评我。

第二、我还问校长总共有多少作品?校长说大约有一百多件作品,于是我请求每个件作品都应该得到一张奖状,而且我可以来写所有的奖状的得奖原因、奖状名,没有一个是相同的。校长听后非常乐于接受,而且很感动,但我最后还请求校长要请人来打字,那时我的中文打字太慢了。#(待续)

视频:陈彦玲博士【爸妈必修课】(45):为什么六位家长照顾一个孩子,他还不开心、发脾气?如何帮孩子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

本文刊载于旧金山8月29日教育版

每周为您献上旧金山最新消息

责任编辑:李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