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性高洁 胸怀洒落——理学大师周敦颐

周敦颐是宋朝的理学鼻祖,宋朝著名文学家黄庭坚称赞他:“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廉于取名而锐于求志,薄于徼福而厚于得民,菲于奉身而燕及茕嫠,陋于希世而尚友千古。”

周敦颐14岁时,随母亲从营道到京师开封,投靠舅父龙图阁学士郑向,在舅父的抚育下成长。24岁时,被朝廷任命为洪州分宁县主簿。

该县有一件久不能决的疑案,周敦颐到任后,一讯立辨。县里的人都惊叹地说:“老吏不如也。”不久之后,他被推荐为南安军司理参军。当时有一个囚犯,法不当死,但是严酷强悍的转运使王逵却要从重治罪,大家都不敢跟他建议,只有敦颐与王逵激辩,王逵不听,敦颐就打算弃官而去,他说:“这样还能当官吗?以杀人来讨好上级,我是不会做的。”这时王逵也领悟到自己的不是,便放弃原来的坚持,那个囚犯得免一死。

29岁时,他调任郴州郴县(今湖南郴县)县令,33岁改任桂州桂阳(今湖南桂阳)县令,都有很好治绩。郡守李初平非常器重他,跟他说:“我想读书,你看何如?”敦颐说:“你年纪太大,现在要学来不及了,让我来替你谋划吧!”两年下来果然卓有成效。当他37岁调到洪州南昌县(今江西南昌)时,南昌人都高兴地说:“他就是当年那位能判定分宁县悬案的主簿,我们不再担心有冤无处申诉了。”

51岁,周敦颐被拔擢担任广南西路刑狱,到任后以洗去沉冤、泽化万物为己任。他到处巡察,不惮劳苦,虽然遍地瘴疠,路途险远,他还是一件一件的查看案卷内容,再三斟酌量刑轻重,务求公正、公平、不枉、不纵。次年因积劳成疾请求调任南康军。

南康军属江南东道,辖有星子、都昌、建昌三县,周敦颐到任后,就住在庐山脚下的星子县(在此之前的北宋嘉佑年间,周敦颐曾在庐山莲花峰下居住),庐山自古以来盛产莲花,尤其是白莲最出名。生性喜爱莲花的他就在城东辟池种莲,每当盛开时就会前去观赏,并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

周敦颐诗云:“老子生来骨性寒,宦情不改旧儒酸”,他虽然身任要职,心却超然世外,全然不改读书人之本色,还常以仙翁、隐者自许,怡情山水丘壑。

--转载自《正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