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近万企业转产大炼芯片 烂尾消息同传

【大纪元2020年09月26日讯】(大纪元记者张北综合报导)中国今年出现近万家企业转产半导体的局面,其中一些的主营业务甚至与半导体风马牛不相及。外界有观点认为,大炼芯片运动已拉开序幕,入局的企业主要为了骗取巨额补贴。与此同时,该领域已频频传出项目烂尾或破产的消息,损失惨重。

近年来,中共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不断鼓动企业为芯片制造投钱;上个月,中共国务院再发促进芯片产业的新政策,从财税、融资等8个方面扶持芯片产业和软件产业发展,给各地兴建芯片企业开绿灯。

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消息说,中共计划在2025年前投入9.5万亿人民币,以全力发展第三代半导体产业(芯片为半导体元件产品的统称),相关措施已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任务的优先程度不亚于当年制造原子弹。

在政策带动下,大量企业为争取政府补贴转产半导体。据“启信宝”统计数据,2020年截至9月1日,全国有9,335家企业变更经营范围,将半导体、集成电路等加入其相关业务。

这些企业遍布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数量排在前列的有:陕西省905家,同比增速达618.25%;浙江省1,230家,同比增速达547.37%;江苏省1,262家,同比增速达196.94%;以及广东省2,401家,同比增速41.99%。

在非传统科技研发省份中,海南省半导体企业数量的增速同比达484.62%;内蒙古自治区达300%;宁夏自治区达280%;黑龙江省达117.39%;甘肃省达111.9%等等。

入局企业资质良莠不齐

据《21世纪经济报导》消息,涌入半导体产业的企业超过70%集中在芯片设计等下游领域,大量资金被投到集成电路设计上,而投到高端芯片和短板领域的太少。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设计领域门槛最低,一些企业招几个人就可以成立公司;而上游领域的门槛高很多,对研发积累和长期资金投入要求高、市场风险更大。

一些入局公司的主营业务与半导体毫无关系。例如,5月23日,先前做过互联网游戏和水产的上市公司*ST晨鑫((002447))披露公告称,将以2.3亿元现金收购芯片企业;露笑科技(002617)原本以电磁线为主要产品,8月8日,其公告称已与合肥市长丰县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投资建设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产业园,投资总规模100亿元;9月8日,上峰水泥公司(000672)宣布将向半导体、芯片等行业投入5.5亿元。

其它新涉足这一领域的企业的主营业务还包括建筑安装、建材批发、无纺布、塑胶、糖品贸易、采暖设备、区块链、医疗美容、健康管理、财税顾问、跨境电商、保健养生、汽车服务、文化传播、广告营销、人力资源等等,水分相当大。

对此,推特账号“财经真相”说,“新一轮骗补贴拉开序幕!”微博知名财经博主“波浪正宗—投资生涯007”说,“和10年前大搞特搞太阳能的时候何其相似,大多数搞半导体还不都是为了圈钱。”

也有网友讽刺这是“大炼芯片”,“从上到下都是骗子”,“最后资金耗尽,加速灭亡”。

半导体领域频传烂尾项目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理事长魏少军表示,全民一窝蜂地大搞芯片,总是凭着一种激情来发展产业,恐怕成功的概率不会很大。

如他所言,半导体领域近来接连传出项目烂尾或破产的消息,损失惨重。

7月30日,武汉千亿级半导体项目弘芯被曝出“存在较大资金缺口,面临项目停滞的风险”,弘芯刚刚进场一个多月的大陆唯一一台7nm光刻机,尚未开封即被抵押。

原计划投资近400亿元、号称国内首个专注于柔性半导体暨新型显示技术开发与自主化的项目陕西坤同半导体,年初曝出拖欠员工薪水问题。

此外,业内备受关注的一个案例是,南京德科码董事长李睿为三年内在南京、淮安、宁波三市相继落地半导体项目,但所过之处尽皆烂尾。

中国问题专家、宏观经济学家吴嘉隆对大纪元表示,中共过去通过买设备、挖人才、杀价抢订单、国家补贴等手段扶植了一些比较低阶的设备厂,但这套做法不适用于高阶芯片产业。

自由亚洲电台引述金融学者司令的观点说,研发芯片需要创新的环境,但中国在发展一项技术时容易坠入计划经济模式,且在芯片研发所涉及的新材料、云计算、工业联合体和部署5G网络等多个领域处于落伍状态。

吴嘉隆还认为,中共的关键技术明明卡在别人手里,却硬要跟美国对抗,凸显其外交和产业政策缺乏逻辑。现在美国切断芯片供应,中共别想在2025年达到70%的芯片自主率,且其火箭试射、飞弹试射可能都受影响。

责任编辑:林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