跻身国际级摄影师 李屏宾用傻瓜相机拍出大师级导演作品

【大纪元2018年03月15日讯】(大纪元记者萧静综合报导)他是台湾人所不知道的荣光,是两岸三地诸多大师级导演背后的一双眼睛。他叫李屏宾,只用傻瓜相机就跻身于国际级电影摄影大师之列,更频捧金马奖、柏林影展银熊奖等。

有“光影诗人”之称的国际级电影摄影师李屏宾,曾七次获得金马奖最佳摄影,2016年更以影片《长江图》获得第66届柏林影展杰出艺术贡献银熊奖。可是他学习摄影的历程却是如此地平凡,又让人出乎意料。看了他的故事,也许会使你对自己的人生也充满信心!

李屏宾,1954年出生于台湾,父亲是一名海军军官,却不幸在金门炮战中阵亡,那时的李屏宾还不到5岁。此后,他一直与母亲相依为命。

1977年,李屏宾从海军退伍。之后的一次偶然机会,他看到台湾中影(前身为中央电影公司)招考电影从业人员,因为喜欢看电影便去报考。但是没想到,从此,他与摄影结下了不解之缘……

李屏宾说:“那时只是想接触电影,当演员、制片我都不适合,所以就选技术性的”,“会选摄影是因为电影第一个接触的就是影像,但自己当时也不知道当摄影师要有什么能耐”。

李屏宾学习摄影的过程并不像其他学生那样,通常的电影摄影从小就开始玩相机,或者是从平面摄影学到动态摄影。

李屏宾透露,因为小时候家境不好,根本就没有条件摸到相机。“人生很多时候是命运。以前拍照很贵,我也拍不起,是因为中影训练班才和摄影结缘。”

台湾摄影师李屏宾。(Clemens Bilan/Getty Images)

李屏宾说,踏入中影之后的生活,每天都象在部队一样,非常紧张和忙碌,除了学到一些基础的知识外,更多的时候是在辛苦地工作。关于摄影技术的提升,就只能从查找书籍、或者是与老师和同事们交谈时,得到一些知识和经验。

“拿相机拍东西常常是在现场不知怎么办、脑筋卡住的时候”,实际上“是一种纾解”,用摄影的方法来让自己冷静下来。此外,李屏宾继续说:“我这一生从没有一台单眼相机,全是傻瓜相机。”

顺天而行 不断取得骄人业绩

如今,这位全程使用“傻瓜相机”的摄影师,已经成为国际级知名人士,并以独到的诗意影像在2007年获得了“光影诗人”的美誉。

2016年6月,李屏宾还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进行了题为“光影之间:摄影的艺术”的摄影回顾展。这是MoMA第一次为亚洲电影摄影师举办的专题影展,影展中播放了李屏宾拍摄的14部长片。

同年2月,李屏宾摄影的《长江图》是唯一入围“第66届柏林国际影展”的华语竞赛片。而《长江图》的多数场景必须在长江拍摄。为了镜头的稳定性,李屏宾不得不使用一种特殊的摄影器材——摇臂头,摇晃的场景条件加上不稳定的天气,却让李屏宾学会了顺势而为。

他说:在拍摄时,“老天爷给你什么就是什么”,顺天而行,坏天气也能拍出好场景。也正是这种成熟的心态,李屏宾在《长江图》中拍出了很多独特意象的镜头。

责任编辑:龙仁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