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必修课】小提琴学生面试的故事(上)

作者|陈彦玲博士 / 整理|曹景哲・大纪元
前几期我们曾经谈过孩子生活层面的问题,家长要注重孩子如何学习过生活、做家事、独立自主等方面,这是培育菁英人才中很重要的一环。这次要谈一个实际案例,这是我在面试学生时所碰到的个案,但这个案例也凸显出华人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失衡问题。

我曾经在替一个艺术学校面试学生时,碰过一个在钢琴和小提琴成绩都非常高,可以说是超资优的学生,而且他的其它成绩也非常好。可是在申请学校去面试的时候,他的脸色不是红润的,心情也有些忐忑不安。看不出从心底发出的踏实感。

面试的位置

在面谈室,我问他如果你可以选择,你要选择哪一个座位?选择里边面对门口的位置,还是外边背靠门口的位置。一般面试官都会坐在里边,面对门口的位置。

结果这个孩子选择了里边的面对门的位置。这个面试室与外边隔着一个大窗户,窗户的玻璃是透明的,外边的家长可以看到里面的状况,里边的人也可以看到外边。

当问他一些关键问题时,他的眼睛总是先看窗外的家长,感觉对门外等待的母亲还是不太放心。这种行为让面试官觉得,这个孩子不是真心喜欢这所学校的专业,可能不会把机会给他。但我没有戳破这个孩子的心思。

你尊重自己吗?

我还观察到,由于室内的气温比外边要高,孩子把他的外套脱了下来,放在椅子上,然后一屁股就坐上去了。外套代表一个的身份、态度,他这么随意地坐在外套上面,感觉他不尊重自己的选择,很多行为都是没有经过思考的。不是经过自己的思考、琢磨和判断,而做出的决定。

我于是问他,你是怎么来的,是开车来的,还是坐飞机来的。他回答说,是坐飞机来的。根据他出发的时间,陈老师推测,他应该下飞机不久,可能在旅馆只睡了很短的时间。

我就问这个孩子,你睡够了吗?他马上回答说,没有,就是没有睡饱。当时,陈老师知道这是他的真实一面。我认为,不管申请学校的什么专业,只要你表现出真实的那一面,就能够培养出来。如果是个听从父母意愿,自己并不喜欢的孩子,不论教给他什么,都很难让他全心去学习。

倒一杯水

当一个人一辈子的工作都是给别人做的,他的心态一定不会很快乐。我和那个孩子说,有一种可以使他很容易精神起来的东西,就是水。于是她带他去喝水。她就要看他如何去取水,如何与餐厅里面的人互动。

就算他以后要走音乐的路,因为音乐可以洗涤人的心灵,如果这个人不懂得如何与人互动,不知道如何理解别人,不懂得如何尊重人,他就会只有技术,而没有灵魂。

我觉得,孩子在音乐专业学习6年,如果只是提高了技术,而没有精神层面的升华,他以后能到达什么程度呢?

孩子到餐厅之后,呆在那里却不知道如何向人要水杯。最后,我提醒他,可以向餐厅工作人员借杯子装水喝。感觉上,这个孩子好像已经被家长过度照顾了,不知道自己去解决生活问题。

这就是华人思想的误区。因为学习音乐的孩子是很忙碌的,不仅要联系演奏,而且还要完成学校的学习功课。于是,很多华人家长就不要孩子做家务,只要学琴和学习功课就好。

在面试的时候,这些问题一下就暴露出来了。真正的面试官不会只看孩子的专业能力,还会去看其它方面的细微表现。社会需要的是个全面的人才,不是技术工人。

这个孩子的优点是比较顺从,我告诉他去要杯子取水,他就听话地去做了。但是孩子取杯子的过程,又让我感受到他没有为别人着想。

工作人员给了孩子一大袋子一次性纸杯,他在取杯子的时候,直接从上面拿出4、5个杯子。而如果为别人考虑的话,他会从下方把杯子推到袋子上面,然后取1个杯子就好。

这个孩子喝完水后,就把杯子丢到垃圾桶里。那个工作人员问他杯子放在哪里时,他回答说已经丢了,工作人员叹息说还可以回收,让他再来取水时用啊。

可以看得出来,这个孩子在生活当中其实是没有什么特别概念的。这些不能都责怪孩子,因为家长没有告诉他。

在美国音乐学院,不会因为学生的技术高超就网开一面。我自己也看过美国很厉害的小提琴家,有过很近的接触。他给人的感觉就是,生活细节上都面面俱到,与人的沟通上也能面面俱到。

这样的人是怎样被培养出来的。他的父母在教育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不仅仅是技术,从孩子的心理发展上,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上全面地培养他。#(未完待续)
视频:陈彦玲博士【爸妈必修课】(18):孩子的这些言行说明了什么?一个小提琴专业学生面试的故事(上)

本文刊载于旧金山2月15日教育版

每周为您献上旧金山最新消息

责任编辑:李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