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生走投无路时 上天为他打开一扇门

落魄才子娶婢女 佳偶遇良缘

文/杜若

董邦达落魄时,受尽羞辱。走投无路时,上天为他打开了一扇门。从此峰回路转,既获佳偶良缘,仕途也平步青云。(shutterstock)

一名书生落魄时,受尽羞辱。在走投无路时,上天为他打开了一扇门。从此峰回路转,既获佳偶良缘,仕途也平步青云。他和婢女的姻缘,也成为清朝史上的一桩美谈。

有一位清朝官员董邦达(1696-1769),字孚闻,号东山。他年轻时,因成绩优异,被送入京师国子监,居住在武林会馆。后来因钱财耗尽,无力支付早晚的餐费,会馆的人都很藐视他,他自己也觉得难为情,就迁到旅馆,但因没钱付,也被店老板赶了出来。董君生活陷入困窘,又不知该去何处。

有位刘老太太自号精风鉴,善于观相,无意中看到董君相貌奇特,知道他不会永远贫贱,将来一定会显达。于是,把他招到家里,好生对待他。董君日夜苦读,希望能够金榜题名,以报答老太太的恩情。

一年大考后,等到发榜时,董君发现自己再次名落孙山,心里非常愤怒,又耻于去见老太太。独自一人又累又饿在街上徘徊。路旁有一座豪宅,他倚靠在大门旁,独自哀叹。也不知站了多久,忽然大门一下开了。从里面走出一人,问他:“你是谁啊?”董君如实相告。

对方一听他是一个落榜的书生,竟而面带喜色,请他进去。不一会儿,那人拿出红笺,请他帮忙代笔书写谢柬,属名则是某侍郎。写罢,那人就把红笺拿进去了。过了一会儿,那人就出来了,并且殷勤地招待董君,请他吃饭。

谈话间,董君得知那人是某侍郎新任用的守门人。侍郎读罢守门人送上的谢柬,好好赞许了一番。因此门人请董君留下,负责代笔之事,并略付一些薪水。董君一时也无处可去,就欣然同意了。自此,凡是侍郎府上所有的书信,守门人都请董君代为书写,董君的文笔很称主人心意。侍郎一直以为是门人所写,所以更加信任他。

不久之后,侍郎要发一封密件,召门人到书房拟稿。门人听了心中惶恐,良久也写不出一个字来。侍郎见状,觉得奇怪,以前吩咐他都写得好好的,今天怎么写不出来呢?于是追问他,才知董君代笔之事,侍郎心中大惊。穿戴好官服来到客厅,延请董君。向他道谢说: “竟然让高贤受到仆役所辱,真是我的罪过。”因而请他作书记,负责府上文书,二人相处谈得也很愉快。

侍郎夫人有一个婢女,天性聪慧明敏,略通诗词文章。眼看着婢女长大成人,夫人想为她安排婚事,让她嫁人。但怎么说婢女就是不答应。夫人强迫她嫁,她说:“我身份卑贱,只能嫁给奴仆之人,不是不能嫁,只是若要问我的愿望,一定要嫁给像董先生这样的人。但是怎能如愿呢?所以,我还是宁愿不嫁,终生服侍夫人。”

侍郎听说后,说:“真是个痴情的婢女。董先生志向不凡,很快就会飞黄腾达。怎么肯娶婢女为妻?”中秋之日,侍郎与董君赏月喝酒。二人喝到酒酣之处,侍郎高兴地向他转述婢女的话,并且说可以为他安排,劝他纳妾。董君感慨地说:“我落魄之时流落京城。满京城的人没有人青睐我。惟独受到大人的厚爱。她虽是个弱女子也能怜才,我怎敢让她作妾呢?当然作正妻啊!”

侍郎听了,更是器重他的人品,于是和夫人商量,将婢女嫁给董君。过了一年,即雍正十一年,董君考上进士,入仕为官,最后官至礼部尚书,谥号“文恪”。终是应了刘老太太的话,他不会永远贫贱,必会显达。

董君和婢女所生的长子,就是后来的相国董诰(1740年-1818年),因其有功社稷,朝廷绘其画像,悬挂在紫光阁。他去世后,朝廷赠谥“文恭”。董诰当大学士时,其母亲仍还健在。凡是知道此事的人都不禁赞叹,一时传为美谈。

(据《眉庐丛话》卷1、《清史稿》卷340)@*#

责任编辑:王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