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义之财是毒蛇?二人均贪财 为何结果大不同

文/宋宝蓝

刀笔吏王某每得到一笔不义之财,就会发生一件意外之事,将钱财消耗一空。(fotolia)

贪得不义之财,意味着什么?为什么佛陀见到地上遗失的黄金,称之为“大毒蛇”?在古中国和古印度有两个人,一个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获取了大量钱财;一个贪得别人遗失的财宝,大发横财。他们均是贪得不义之财的人,结果前者暴亡,后者获新生,为何结局会大不相同?

清朝大学士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谈到一则故事。献县官衙有一刀笔小吏王某,因其深谙法律条令,很会写诉状,往往使许多案子陡然逆转,所以获得不少当事者贿赂的、或馈赠的钱财。

然而,奇怪的是,每当他有一些积蓄,必定发生一件意外之事,将这笔积蓄耗尽一空。

城隍庙有个道童,一天夜深人静之时,在庙内行走,看见两个阴差拿着账簿正在核算。其中一个说:“他今年的积蓄比较多,该用什么办法勾销呢?”一面说着,一面低头沉思。另一个阴差说:“一个翠云就够了,用不着那么麻烦,再添几多周折。”

由于在城隍庙常常遇见鬼,道童早就习以为常,所以也不害怕。只是他不知道翠云是谁,也不知道他们在替谁计算着销账之事。

不久之后,县城里来了一个小妓,名叫翠云。因其有些姿色,刀笔吏王某格外宠爱她。为了这名小妓,他耗费了八九成的积蓄。又因其染上恶疮,为了医治,也破费了许多钱财,等到病疮痊愈之时,所有的积蓄已经荡然无存。

有人计算王某从事刀笔吏以来赚取的钱财,可数得出来的巨额款项,约有三四万两白银这么多。后来,王某陡发疯病,一夕之间突然暴亡,他的家人竟没钱买棺下殓。

或许,王某至死都不知道,他以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不义之财,均被冥冥之中的主宰收走了。

农夫领悟 什么是真正的毒蛇

古印度时期,有一天佛陀与阿难行走在舍卫国的旷野。在田间的小路旁,他们忽然看见一堆发亮的财物。佛陀对阿难说:“你看,那里有大毒蛇。”阿难回答:“世尊说的是,果然是凶毒的毒蛇。”

当时,有个农夫正在田里耕种,听到了佛陀与阿难的对话,心想:“我应当去看一看,出家人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毒蛇。”农夫前往一看,原来是一堆黄金啊!当即将黄金裹住,据为己有。

原本农夫生活穷苦,常年缺衣少食。自从得到黄金后,他于一夕之间暴富,吃着美味佳肴,穿着华丽的衣服。所需之物应有尽有。

农夫暴富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全国。国王质疑农夫暴富的来历,派人将其拘捕,关进监狱。虽然先前所得的黄金都已经用完了,农夫还是未能得到赦免,并且将要遭到刑戮。

农夫想起此前贪财之事,不禁悔恨万分。他在狱中反复地自言自语:“世尊说是大毒蛇,阿难说是恶毒蛇!”

狱卒将此事禀报国王。国王唤他入见,问他:“你为什么说,‘世尊说是大毒蛇,阿难说是恶毒蛇!’”。

农夫回答:“那天,我在田里耕种,听到佛陀与阿难说毒蛇、恶毒蛇。今天我终于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毒蛇。”

农夫被自己的贪婪蒙蔽了神志,被财宝迷惑了心窍。贪得不义之财,供自己肆无忌惮的挥霍享乐。现在他终于明白,不义之财果真犹如毒蛇。他在临难之际,升起对佛陀的崇信,并发心悔过。

笃信佛法的国王听完农夫的回答,知道他已领悟了佛陀的话,于是赦免了他。一场牢狱之灾,随着农夫的领悟,有了转机。相对于暴亡的刀笔吏王某,农夫自然是幸运的。@*#

参考资料:
《阅微草堂笔记》卷一《滦阳消夏录一‧鬼算》
《大庄严论经》卷六

责任编辑: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