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300问】猜灯谜为何叫“打灯虎”? 话灯谜小史

作者:容乃加

元宵走马灯谜会,人间好景正当前。图为清代孙温绘制《红楼梦》图画。 (公有领域)

元宵节猜灯谜、射灯谜[1] 是相传已久的民俗娱乐,因为元宵节在春天,所以灯谜也叫春灯、春谜;灯谜又叫文虎、灯虎,以表征其文化内涵不可小觑,猜灯谜又叫“打灯虎”,形容猜谜如射虎难中,隐含灯谜的机智、趣味和文化的深度。

古人说:“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灯谜就是这样的一种文化娱乐,它盛行于历代,到了民初还很兴盛。许多文人不仅乐于斗智猜灯谜,更乐于搜索典籍取材制谜,上至经史典籍,下至稗官野史小说杂谈,取用不尽,文句、诗句、人名、地名、词牌名、算术名、俗语、用物……五花八门,内容庞博,渊源深厚。

在古代,和灯谜类似的名词叫做“隐语”、“廋辞”(*廋音sōu)。廋辞也是一种隐语,也叫“廋语”。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国语.晋语五》记载秦人在晋国宫廷上出隐语:“有秦客廋辞于朝”,大抵前人的隐语,就是现在看到的谜语、灯谜的始祖了。[2] 另外,《史记·滑稽列传》记载齐威王(公元前378―前320年)喜爱猜隐语,滑稽、善辩又有智慧的淳于髡(*音kūn)就以隐语劝谏齐威王。

灯谜是以文字为基础的,字谜的胚胎就孕育在“文字的构造”中,例如这个隐语“黄绢幼妇,外孙齑臼(*音“几就”、jī jiù,)”,隐射“绝妙好辞”,是汉代大文学家蔡邑作的,他在读了邯郸淳的曹娥碑文之后留下此隐语。(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捷悟》)这是今人已知的猜字灯谜的雏型了。

这隐语作何解呢?黄绢是“色丝”,合字为“绝”,幼妇是“少女”,合字为“妙”,外孙是“女之子”,合字为“好”,齑臼是用来捣碎辛辣食物的石臼,会意为受辛,就是“辞”字,辞是辞的异体字。《韵鹤轩笔谈》云:“灯谜有十八格,曹娥格为最古”(*“格”指修辞方式),顾禄《清嘉录·打灯谜》中记载说:“考灯谜有二十四格,曹娥格为最”,都是源起曹娥碑的“绝妙好辞”典故和修辞方式。后代许多灯谜不讲谜格,灯谜界也有一种“无格胜有格”的观点。

趣味的元宵射灯谜很有学问。 (李春庆/大纪元)

灯谜和元宵赏灯结合在南宋时就很盛行了。周密《武林旧事》中写“元夕”(*元宵)时,武林(*杭州,旧时别称“武林”)灯市各式各样的花灯纷呈,工艺奇巧,“又有以绢灯翦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南宋时专门习作谜语的文人聚集为社称“斋”,耐得翁《都城纪胜》纪述临安(*杭州)文人的会社活动,“隐语则有南北斋西斋,皆依江右。谜法、习诗之流,萃而为斋”。

明代田汝成描写杭州人在元宵玩“猜灯”:“杭人元夕多以此(*字谜)为猜灯”、“或为藏头诗句任人商揣谓之猜灯”(见《西湖游览志余·熙朝乐事》)。

清到民国前后,习俗也以“灯虎”称“灯谜”,以“打灯虎”称“猜灯谜”。清代无名氏《燕京杂记》记载:“上元设灯谜,猜中以物酬之,俗谓之打灯虎。”清人刘廷玑《在园杂志》也有采录了北京元宵节设灯社“打灯虎”的风俗:“京师、淮扬于上元,灯篷用纸条预先写成,悬一纸糊长棚上,粘各种每格必具,名曰灯社,聚观多人名曰打灯虎。”

当时的小说名著中就有“灯虎”的描写,例如清代《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你听罢,什么古记儿、笑话儿、灯虎儿,他一肚子呢!你有本事醒一夜,他可以合你说一夜。”

灯谜有时也贴在墙上或挂在绳子上。晚清《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四回描写灯谜就贴在门前:“正是:门前榜出雕虫技,座上邀来射虎人。未知所列各条灯谜,均能射中否?”

清代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也穿插了几个《元宵灯谜》,这里取一则来猜猜:

能使妖魔胆尽催,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是灰。
——打一玩物。

这是过年的象征物,看官您“打虎”打中否?

能使妖魔胆尽催,身如束帛气如雷——爆竹除旧岁!(fotolia)

风雅趣味是灯谜的文化特色之一,“鬼斧神工”的巧技设谜更迷倒许多智多星想要多打几只灯虎。在新年到元宵期间,灯谜就是雅俗共好的寓教于乐的文化游戏——看“闹蛾满路鳌山会,猜灯谜。”[3]。

注释

[1] “射”灯谜的说法源自古代一种“射覆”的猜物游戏,后来这种猜物游戏发展成猜谜游戏。《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上尝使诸数家射覆,置守宫盂(*碗)下,射之,皆不能中。”“射覆”是将物品藏在碗盆下,让人猜想。后世作为一种酒令,在喝酒行令时,出题者先用诗文、成语或典故隐喻某事物,让猜谜者用另一种诗文、成语典故来揭开谜底。

[2] 明代田汝成《西湖游游志余》说:“古之所谓廋词,即今之隐语也,而俗谓之谜”。

[3] 出自:明末淸初·尤侗《河传 戏拟闺中十二月乐词 其一 正月》

@*#

责任编辑:李梅

-点阅【中华文化300问】点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