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近年泡面销量大减和外卖外送的增长有关,可见多数人在有更好的选择时,并不打算吃泡面。所以作为食客都已经亲身进了餐厅或小吃店,却选择吃泡面更让我不解,店家不但堂而皇之地列在餐单上,通常还会标明如选择车前一町加三元,显然有人点选,更觉得蕴含了港式喜剧的味道。
待了一段时间后,才知道这种以加工面体加入各式配料的所谓车仔面,出现在一九五○年代,是香港市民生活水平较低的年代。那时许多难民涌来香港,谋生困难,香港街头涌现了流动摊贩,最多便是搭起车仔面档摆卖咖喱鱼蛋和车仔面一类熟食。小贩在木制推车中放置金属制造的“煮食格”,分别装有汤汁、面条和配料,顾客可自由选择面条,配料和汤汁,花费不多就可饱吃一顿,对于小贩和食客都提供了生活所需。
随着经济发展,街头以推车贩卖熟食的小摊渐渐消失,车仔面却依然有属于它的支持者,于是在茶餐厅里出现,成为餐牌上的菜色,也有小型专售车仔面的店铺。而车仔面的配料也愈来愈丰富,面条和汤汁亦有多种选择。
在荃湾人来人往的大河道,有家卖车仔面的小食店,看似不起眼的十字路口,房屋中介说是荃湾店租最贵的区块,我曾在那里外带车仔面,因为心里已有成见,所以舍面选米粉,车仔面常见配料包含了鱼丸、牛丸、墨鱼丸、猪红(猪血)、猪皮、猪大肠、鸡翼、牛柏叶、牛腩、鱿鱼、烧卖、云吞、萝卜、冬菇、红肠等,至于主料则有面条、河粉、米粉、米线、油面、幼面、粗面、伊面、乌冬和速食面,配料主料都选好了,还有不同汤汁可选:沙嗲、咖喱、牛腩、酸辣、麻辣和清汤,组合在一起之后竟是意外的丰富,难怪这样狭窄近乎简陋的小店能开在荃湾店租最高的区域。
人来人往的街头,行走其间,各有各的故事,各有各的心情,车仔面将出外讨生活的外地人遇到的酸甜苦辣汇在一只热腾腾的碗里,不论悲喜,价平却四溢的香味暂时填饱了肚子,寂寥似乎也不那么刺心了。◇
——节录自《情味香港》/ 联合文学出版公司
(〈文苑〉登文)
责任编辑: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