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絮语:新词

作者:青松

同一件事经过不同人转述后,往往与最初的版本大相径庭,这一点很值得我们深思。(iStock)

带女儿到朋友家,朋友家养了一只猫,女儿喜欢小动物,想逗小猫玩,但小猫爬到柜子顶上躲了起来。

朋友拿了玩具和猫食,想把小猫引出来,但没有用。女儿问朋友:“阿姨,猫咪为什么不喜欢我?”朋友赶紧解释:“猫咪没有不喜欢你,它现在有点儿‘抑郁’……”原来,朋友一家外出度假,有半个月的时间没有陪小猫,小猫再见到主人就这样躲着了。

女儿从来没接触过“抑郁”这个词,就问朋友是什么意思。朋友结合著小猫的事,解释说,“抑郁”就是不高兴、不想理人。女儿学到了一个新词,知道“抑郁”是怎么回事了,连忙说:“我弟弟也抑郁了……”

在场的人无不哈哈大笑,弟弟不过两岁,连“抑郁”是什么都不知道,又怎么会抑郁?女儿说的是,弟弟有时候发脾气,不和她一起玩,就跟眼前的小猫一样。但是,那离“抑郁”差了十万八千里。

看女儿学新词的过程,好像哪个环节都没问题。朋友一开始提出“抑郁”这个词,幽默而贴切。女儿问是什么意思,朋友的解释符合事实。女儿的理解也没问题,弟弟的表现确实和阿姨说的类似。但是,最终造出的句子却是让人啼笑皆非的。

每个环节都没错,但细看其实发现每个环节都有微小的偏差。首先,猫是不是真的抑郁,我们并不能确切得知,那句话只是玩笑话。其次,朋友为了让小孩儿听懂,解释的时候简略了很多,并没有说清楚“抑郁”一词具体所指。最后,女儿对新词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但却“无知者无畏”,毫不在乎而大胆地用了。

微小的偏差一点点积累起来,最后就是我们没有想过的结果。就像同一件事经过不同人转述之后,往往与最初的版本大相径庭。这一点很值得我们深思,生活中我们形成的认知,我们传递给别人的资讯,是否也是一样经过了重重上色呢?@

责任编辑:方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