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4年12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駱亞採訪報導)近日央企中鐵十四局在中共高標準的農田政策扶持下,在山東承包了1.5萬畝地,引爆網絡輿論熱議,同時引發民間為農民未來的出路擔憂。專家分析表示,中共的這種強制性的農業實體經濟模式,難突破以往失敗的經驗教訓,最終可能是一地雞毛。
根據大陸媒體披露,央企中鐵十四局通過競價獲得東營市墾利區山東華澳大地土地經營權,土地總面積1.5萬畝的基礎農田,種植的農作物包括玉米、小麥、水稻,還組建了近百人的專業團隊。
此外,央企中鐵21局也在蘭州舉辦現代化農業推進會。
根據中共公開政策顯示,根據規劃,2030年將建成12億畝高標準農田的目標,並為此投入了大量財政資金,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此前中共還計劃建一萬個新農場。
專家:央企國企進軍農業 進一步加大國進民退
外界認為,中鐵十四局跨界種田僅僅只是開端,在中共的國家政策扶持下,未來更多的央企涉足農業將成為一種趨勢。
美國華裔經濟學家黃大衛向大紀元分析,有政策支持意味著會有資金到位及其它優惠政策,說白了就是有利潤、有利益,所以央企、國企會積極參與。「同時來說央企國企進軍農業市場,進一步加大國進民退,國有經濟的占比會越來越大。」
他強調,中共當局想擺脫需要大量進口農副產品的困境,增加中國糧食自給自足的可能性,但具體實施起來難度很大。
美國華裔經濟學者李恆青認為,央企進入農業,除了因為政府政策有補貼、優惠外,還有一個就是效忠,「效忠習近平要求搞這個所謂高品質、高質量的未來農業發展,未來也有可能升官發財。」
他認為,從一個大的戰略來看,中共當局是為了在武統台灣被西方國家制裁時,中國能夠更有能力自給自足。「因為中國現在有大量的主要農產品,像大豆、玉米、還有小麥等需要依靠進口。」
民眾擔憂央企種地跟農民搶飯碗
央企中鐵十四局不蓋房子、不造橋,轉行做農業,引起熱議,也帶出社會各界很多的擔憂。
一些農民表示,看到中鐵十四局這個新聞後開始迷茫了,尤其是一輩子種地的農民表示未來怎麼辦?不少博主也有同樣的擔憂。
山東博主「志境說商業」12月19日在節目中表示,「(建築)專業團隊種糧食,這是跟老百姓搶飯碗,能不能理解為農民馬上要消失了?」
他舉例,「前兩年合村併鎮給幾萬的補貼,鼓勵農村人去縣城買房,後來有土地流轉,說的好聽是自願賣地,你要是不願意賣地可以流轉出來,一流轉就是幾十年,一畝地給你個幾萬塊錢,這個跟買了有啥區別,拿著這個錢能幹啥?」
他還說土地回收更狠,直接一次性買斷農民的所有土地,「農民土地是交出去了,也不知道到底是交給國家了,還是交給資本家了,會不會等到以後一個包子都賣十塊二十塊了,老百姓們種了一輩子地,到最後連飯也吃不起了?」
廣東的博主「農人軍師」12月11日也在節目中表示,「大型央企拿著優厚的資金和資源把普通老百姓的活路都搞沒了。要農民去城市打工嗎?連最基本的保障都沒有了,這是央企跟農民搶飯碗,不給普通老百姓活路了嗎?」
大陸一位從事十多年行業招商落地的老潘近日也在節目中說,這種情況說明競爭越來越激烈,「說明我們普通人創業或有口飯吃很難,所以以後普通人要找這種大的平台借勢才能找口飯吃。以後自己創業都很難了,這種機會越來越少了。」
美國華裔經濟學家黃大衛向大紀元表示,在這一波土地收購、流轉中很難保障農民的權益,「雖然中共文件強調高標準農田建設要保護保障農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跟收益權,但是這東西跟憲法裡面所規定的自由民主、示威、辦報的權利一樣,在落實執行中都不能夠作準。」
他還表示,那些農民失去土地之後,以後的生計會有很大問題。「因為農耕社會跟農業社會本身就是兩個社會型態,要農民轉行到工廠打工,保障他們生活水平不嚴重下降基本上是非常難做到,也會被詬病說,把農民趕到城市裡面去,承接昂貴的租金跟房價,這個懷疑是事實上會發生的。」
專家:高標準糧田建設最終將不了了之
黃大衛認為,這次的國家層面的戰略性做法,其實就是歷史上強制性實體經濟模式、宏觀計劃經濟的農業模式。在中國、柬埔寨、緬甸、越南、蘇聯等國家都曾經都發生過,即使是農業天然資源非常豐厚的地方都發生了糧食短缺,甚至發生餓死人的情況。
黃大衛舉例蘇聯實體農莊、中國的人民公社,「最終結果導致農民失去土地,生產資金受挫,最終以糧食危機收場,而人民公社還一度餓死很多人。像中國的80年代重新又把土地讓老百姓去承包責任制,那才解決中國的農業問題。」
黃大衛強調,這在人類歷史的幾千年農耕文化裡面都總結出經驗,非常難用實體化的方式去生產農業,在過去的歷史都沒有發生過。
「這種所謂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過程中,是否能夠吸取經驗教訓,是否能夠扭轉必然失敗的實體經濟」,黃大衛表示非常不樂觀。
他還表示,中國的土地資源分散比較零碎,而且各地方的差異比較大,「往往就是用計劃經濟模式生產出來的商品未必能夠符合市場的要求。而且中共的這種實體經濟,你要敢去質疑它的生產問題,可能還要遭牢獄之災。」
「最終結果有點像之前兩年搞的水稻上山一樣,最後就是一地雞毛,所有的資源都浪費掉,不單止原來的山林不見了、水土流失,這種大規模的建設最終結果是浪費土地資源,也浪費了人力、物力。」黃大衛說。
他認為,「這種所謂的高標準農田建設,最終還是會可能不了了之,非常難突破歷史規律,或者是經濟規律跟自然規律。」
李恆青認為,不按照市場規律做,也不按照基本人性的方式來做,全是習當局想一齣是一齣。「真正的事實跟現實情況跟他異想天開的想法是脫離的,最後就爛尾了。」
他還表示,在地方政府收購農民土地過程中,「如果無法保證農民的利益,很有可能最後會激起民怨引起農村暴動的。」
責任編輯:林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