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能過剩 物價跌不停 中國經濟陷惡性循環

【大紀元2024年12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李言編譯報導)中國生產的各類商品都陷產能過剩,紙類產品也在其中。《華爾街日報》報導說,面對這一危機,中國最大的造紙商之一——山東晨鳴紙業採取了與其它公司一樣的做法:降價清倉。然而,公司虧損卻不斷增加。

上個月,該公司表示,其逾期債務已達2.5億美元左右。據稱,債權人提起訴訟,公司部分銀行帳戶被凍結。

中國經濟持續低迷之際,工廠正在努力應對產能過剩和需求疲軟的問題。

中國商品出廠價已連續26個月同比下降,11月同比下降2.5%,幾乎沒有回升跡象。中國的國內生產毛額平減指數(更廣泛地衡量整個經濟的物價水準)已連續六個季度處於負值,這是自1990年代末以來最長的一次。

中共領導人本週承諾採取更多措施刺激經濟,包括降低利率和增加政府借貸。但北京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美國當選總統唐納德‧川普(特朗普)準備增加關稅,中共要把工廠過剩產能轉移到美國將難上加難,這將導致更多商品在國內無法吸收,從而導致價格進一步下跌。

接下來企業可能會裁員,從而導致更多人削減支出。其他人可能會推遲購買,等待價格進一步下跌。

亞特蘭大智庫中國研究中心的創始主任佩內洛普‧普萊姆(Penelope Prime)說,「這變成一個惡性循環。」

來自中國浙江省一家紡織廠的銷售員麗莎‧王(Lisa Wang)表示,為了與諸多其他同行競爭,她們廠被迫降價,利潤受損,並導致裁員。而這可能只是開始。

11月,中國消費者物價指數僅同比上漲0.2%,遠低於大多數央行認為的有利於經濟健康的2%。而美國則同比增長2.7%。

上個月,中共政策制定者批准一項1.4兆美元的債務互換計劃,以支撐地方政府財政。但目前的政策似乎並未有效推動價格上漲。

其一,這些政策主要集中在防範即時的金融風險,而非促進消費支出的持續增長;其二,北京一直在向中國工廠提供貸款和補貼。這支持了增長,但也加劇了供應過剩問題,進一步增加了價格下行壓力。

在山東晨鳴紙業,管理層最終關閉近四分之三的產能。該公司沒有回應《華日》置評請求。

根據中共統計局的數據,截至今年10月份,中國的紙張和紙板產量較去年同期增加約10%。自2022年10月以來,中國紙產品出廠價逐年下降。

其它行業也出現類似情況。中國電動車公司蔚來汽車執行長李斌在9月與分析師的電話會議上表示,中國內燃機汽車製造商已經進入降價的「不可持續循環(惡性循環)」,這損害了利潤。而中國的汽車產量仍在持續增長。

野村證券(Nomura Securities)預計中國的生產者物價指數將下降1.2%,而麥格理預計2025年將下降1%。

責任編輯: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