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4年09月07日訊】(英文大紀元專欄作家Antonio Graceffo撰文/原泉編譯)太平洋島國同意美國加強在該地區的參與,並一致批准澳大利亞主導的「太平洋警務倡議」,對抗共產中國的影響力。
在湯加首都努庫阿洛法舉行的第53屆太平洋島國論壇領導人(PIF)會議期間,白宮發表聲明說:「作為一個太平洋國家,美國在與太平洋鄰國合作,推進共同議程方面有著明確而持久的利益,包括應對氣候危機、維護水域和平、維護航行自由、促進發展和經濟增長。」
北京日益尋求與太平洋島國建立安全夥伴關係,作為其擴大在印太地區影響力的戰略的一部分。這一行動旨在控制關鍵的海上航線,獲取資源,並在地緣政治上對抗西方大國,特別是美國。自2010年代末以來,中共的努力愈演愈烈,其重點是簽署協議,在合作的幌子下進行警察培訓、軍事交流和基礎設施建設。
2022年,北京提出與10個太平洋島國簽訂關於區域安全和經濟發展的全面協議,稱為「中國-太平洋島國共同發展願景」。全面協議包括培訓當地警察、支持當地的網絡安全和海洋測繪方面的合作。然而,太平洋地區的一些領導人反對該協議,擔心國家主權以及與北京的更深關係。
儘管如此,所羅門群島、基里巴斯還是與中共簽署了雙邊協議,允許中共的警察和武警進駐該國參與當地執法,中資企業參與基礎設施項目。這些舉動引起了澳大利亞、新西蘭和美國的警覺,他們將中共的行為視為對其區域影響力和穩定的直接挑戰。
8月26日至30日舉行的太平洋島嶼論壇領導人會議,美國與太平洋島國的合作夥伴關係成為中心議題。此次論壇匯聚了太平洋地區的領導人和美國代表,旨在加強聯繫並應對區域挑戰,會議的目標是通過加強安全和經濟發展合作,促進美國與太平洋島國的關係。隨著對中共影響力的擔懮加劇,華盛頓希望重申其對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的承諾,為太平洋國家提供替代中共提議的選擇。
論壇的主要議題包括氣候變化、海事安全和可持續發展。美國承諾提供數百萬美元,以增強氣候適應能力和災害應對能力。一項重要成果是《太平洋優質基礎設施原則》獲得認可,該原則旨在將當地利益最大化,整合社會與環境因素。
太平洋島國也支持與澳大利亞合作的地區性安全計劃,重點關注傳統和非傳統的安全挑戰。該計劃的核心是建立一支由多國組成的執法力量,在發生重大事件或危機時部署到太平洋地區各國。澳大利亞總理安東尼‧阿爾巴內斯(Anthony Albanese)形容這是一項「太平洋國家主導的倡議」,強調該地區在安全方面自助的集體承諾。該計劃包括在太平洋地區建立四個警察培訓中心,組建一支多國警務部隊,並為各區域的需求提供訓練有素的警員。最初,該計劃將由來自不同國家的200名警官組成,接受災害和緊急救援方面的培訓。
為了支持這一倡議,澳大利亞政府承諾在五年內提供大約4億美元的資金,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和在布里斯班建設一座大型警務培訓和協調中心,該中心將為太平洋地區的警察提供使用澳大利亞聯邦警察設施進行訓練和部署準備的機會。
然而,在最後一刻,一些太平洋島國對這一倡議表示擔懮,尤其是瓦努阿圖和所羅門群島,這兩個國家已經與北京簽訂了警務協議。來自中共的警察幹部和教官定期在兩國輪換,提供培訓和援助,如新的警車和設備。瓦努阿圖總理夏洛特‧薩爾瓦伊(Charlot Salwai)擔心該計劃可能會將西方的戰略利益置於太平洋島國的需求之上。薩爾瓦伊強調,該倡議必須符合區域目的,而不是將其用作地緣政治排斥的工具,這也隱含了對邊緣化中共的擔憂。所羅門群島的外交官員薩爾瓦伊(Colin Beck)表示,他需要回國與政府討論此事,才能簽署任何協議。
在太平洋島國論壇召開幾週前,日本在東京舉行了第十屆太平洋島國領導人會議,在此次會議上,日本與區域領導人簽署了擴大安全、貿易和援助協議。考慮到中共在太平洋地區日益擴大的角色,這些舉措尤為重要。中國(中共)作為主要基礎設施貸款方,正日益尋求在軍事和警察事務中的影響力。
澳大利亞的安全計劃旨在減少太平洋島國在治安和安全方面對中共的依賴,而中共在所羅門群島和基里巴斯等國家的警力加劇了這種擔憂。太平洋領導人對此計劃的支持,突顯出他們傾向於以太平洋主權與穩定為優先的區域解決方案,在面對中共日益增長的影響力時,加強維護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的更廣泛戰略。
作者簡介:
安東尼奧‧格雷斯福(Antonio Graceffo)博士是中國經濟分析師,在亞洲工作、生活了二十多年。他本科畢業於上海體育學院,擁有上海交通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目前在美國軍事大學(American Military University)研究國防議題。他著有《一帶一路之外:中國的全球經濟擴張》(Beyond the Belt and Road: China’s Global Economic Expansion, 2019)一書。
原文:Pacific Islands Push Back Against China’s Security Deals 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的立場。
責任編輯:高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