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常说一句话:“万物皆有灵。”晋朝道士葛洪(283年-343年)说:“万物之中那些经历的时间越久的东西,其灵能假托人形,出来迷惑世人。唯独它们在镜子面前,无法变幻真形。”所以古时,一些道士进山时,会在背上悬挂一面直径九寸长的镜子。山中的妖邪魑魅害怕镜子照出它们的真面目,不敢轻易靠近道士。甚至从镜子中还可以发现,有足迹的是山神或山中的好神;没有足迹的则是老魅。
东汉郭宪著作的《洞冥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望蟾阁上有青金镜,广四尺。元光年中,祗国献此镜。照见魑魅,百鬼不能隐形。”在汉武帝元光年间(前134年-前129年),祗国将这面青金镜献给了大汉。史载中这枚镜子能照见魑魅,令百鬼无法隐藏形迹。
汉朝印度宝镜 可照妖魅
据《西京杂记》《龙江录》中记载,汉宣帝(前91年-前48年)小时候,就有一面照妖宝镜随身。
汉武帝征和二年(前91年),爆发了“巫蛊之祸”。卫太子刘据、妾室史良娣、“史皇孙”刘进等人被害。当时刘进只有几个月大的儿子刘病已也受到牵连,被关进大牢。他一直到五岁时,遇大赦才被释放。
婴儿刘病已被送入监狱时,身上系着一枚古印度宝镜,大小如同八铢钱(也叫“半两”钱,依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可知其直径在1.86厘米以上)。这面镜子能够照出妖魅,佩戴之人可受到天神庇护。
元平元年(前74年),汉昭帝驾崩后,刘病已登基为帝,是为汉宣帝。宣帝经常佩戴这面宝镜。他因自幼历经劫难之故,每当手持这面镜子时,都会感慨哽咽良久。宣帝驾崩后,这面镜子也不知所踪。
用现代思维来看,这面宝镜具有超强的安检功能,只不过它识别的危险物品不是刀枪和炸弹,而是狡诈惑人的妖魅。
大唐六面奇镜 可预知世事
在中世纪的欧洲,就有使用镜子进行占卜,预知世事的记载。在中国古代,譬如龟甲、贝壳、箸等很多物品都可以作为占卜的媒介。在古文献记载中,有的镜子不仅可以预知世事,而且具备电视机的显像功能,把即将发生的事情以动态呈现。
据《云仙录》所述,大唐时期,首都长安王家有一个神奇的镜子是为六面,经常散出云烟。若照镜子的左右前三面,便可预知世事。
唐朝末年,黄巢(835年-884年)聚众兴兵反唐,于广明元年(881年)十一月攻入长安,僭越称帝。黄巢攻打长安之前,王家人照镜子,赫然看见镜子中出现兵甲,影像清晰犹如发生在眼前。
神奇古镜可除瘟疫
在明朝医典巨著《本草纲目》中,大医家李时珍援引古文献,介绍了古时的那些神奇古镜。譬如隋朝时期,官员王度有一面古镜。有一年发生瘟疫,王度手持古镜来到乡里。凡是染疫患病的人,用古镜照一照,即可痊愈。
《樵牧闲谈》记载,后蜀孟昶(后主)时,张敌得到了一面古镜,直径约有一尺左右,其光照耀寝室犹如明烛,更神奇的是全家人后来都没有再得病,因此称之为“无疾镜”。
当今瘟疫大流行,诸国为了消除瘟疫,耗尽人力物力财力,但收效甚微。病毒仍旧蔓延未歇。为了消灭病毒,或用酒精消毒杀菌,甚或用火攻,以高温灭菌。古籍记载的宝镜具有杀菌,消除病毒的功效。此事若放在科幻领域,也的确称得上脑洞大开,思想超前。
古镜可透视人体 探知病因
《本草纲目》也收录了不少关于能探知疾病的镜子的传说。如无劳县舞溪石窟中有一面大方镜,直径有丈长,可以照出人的五脏。据说那是秦始皇帝的照骨镜(一说照胆镜)。
《西京杂记》有一则故事说后来汉高祖刘邦得到了秦始皇的方镜,宽四尺,高五尺,镜子内外都有光明。人或物照镜时能够看到其倒影。若有人以手捧心照镜,可以看见体内的肠胃和五脏。如果病人去照这面方镜,竟能知道疾病的原因所在。如果女子有邪心,照镜子则会心胆慌张跳动。
这面方镜比现代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称电脑断层扫描)、X光透视机还要先进。现代的CT机虽然可以照到人体内部,但如果没有电力能源,它就无法启动。X光机拍照释放的射线对人体也有伤害。再者,现代发达的医疗机器虽然也可以检查病因,但却无法探查人的起心动念是善是恶,对此并没有分辨能力。但是这面方镜可以,这不得不说是它的独到之处。
大唐时期,唐玄宗身边有一位著名的道士叶法善(616年-720年),即曾经带着唐玄宗游览月宫的那位传奇道士。据《旧唐书》记载,叶法善“少传符箓,尤能厌劾鬼神”。此人修道有素,且精于神通法术,留下了不少传世奇闻。“叶法善有一铁镜,照物如水。人有疾病,照见脏腑。”(《松窗录》)这面铁镜,照物如水清澈可鉴。生病的人照这面镜子,可以看见自身的五脏六腑。
在《宋史》的记载中,秦宁县有一个普通农夫,偶然间得到了一面镜子,直径一尺有二,照见水底,几乎可与日争辉。那些生了热病的患者,照这面镜子竟可以使人心骨生寒。
这些宝镜不仅具有超强的透视能力,还可以探查人生病的原因。即使不使用能源,也能正常运作。古文献辑录的奇闻,别开生面的背后,是否是古人研究人体、生命科学,另辟蹊径走出的一条独特之路呢?
参考资料:
《宋史》
《松窗录》
《云仙录》
《洞冥记》
《西京杂记》
《抱朴子·内篇》
《本草纲目·金石之一》@*#◇
责任编辑:王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