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4年05月13日讯】(大纪元记者林燕综合报导)中国4月份生产者物价指数继续下滑,在消费需求滞后和全球贸易局势紧张之际,中国经济复苏之路持续艰难。
中共国家统计局周六(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中国生产者物价指数仍处于负值区间。继3月份下降2.8%和2月份下降2.7%之后,4月份生产者物价指数同比下降2.5%。
4月份全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虽然同比上涨0.3%,较3月份上涨0.1%有所回升,但依然显示消费疲软。近一年来,中国经济一直受到CPI持平或下跌的困扰,在COVID-19大流行之后,消费者选择更加节衣缩食。
彭博社报导说,分析师认为,最重要的生产者物价指数可能是中国经济真实健康状况的更好晴雨表。
“中国制造商靠量,但卖不出价”,北京经济和政治研究公司Plenum的联合创办人和合伙人陈龙告诉彭博社。
他补充道,“如果看看名义GDP增长和企业利润——它们生产了很多,但因为价格下跌而赚不到很多钱。”
他指出,第一季度,不包括金融业在内的中国大陆上市企业的利润同比下降5%。
“新三样”填补不了房地产留下的空缺
周五中共官方公布的行业数据显示,即便价格竞争激烈导致电动车商竞相杀价,但4月份中国国内汽车销量仍同比下降5.7%。这表明在经济不确定的情况下,国内消费者在大宗商品支出方面仍保持谨慎态度。
与此同时,长期低迷的房地产市场几乎没有出现触底的迹象。中国房地产信息集团的非公开数据显示,4月份中国百强开发商的新房销售量同比下降45%,至430亿美元。销售额环比下降13%,比2019年同期水平下降约20%。
在经济引擎房地产行业放缓的情况下,中共当局希冀依靠包括电动汽车、电池等在内的“新三样”来推动经济增长。房地产在高峰时对中国经济产出的贡献大约为四分之一。
但无论是市场需求规模还是制造业发展自身的约束,中共提倡的“新三样”都很难撑起房地产留下的空缺。
更糟糕的是,经济学家已经警告,北京以工厂为中心的战略可能会进一步加剧价格下行压力和贸易摩擦。
西方对新一轮中国廉价商品冲击已发出警告
西方对廉价中国进口商品涌入国内市场已经表示警惕和担忧,特别是在中国生产者物价指数下跌、人民币贬值使得中国商品越发便宜的情况下。
中国4月整体出口增长1.5%,但对欧盟出口同比都下降了。富裕的欧美市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要塞和最重要市场。中国这一波出口激增让人回想起2000年代初期,当时廉价的中国进口商品摧毁了美国和其它国家的一些行业。
北京周四公布的出口数据显示,4月份中国出口额以美元计算同比增长1.5%,但分析师表示,近几个月出口量增长接近10%或更高。这一趋势正在加剧中国与欧盟和美国等最重要贸易伙伴的紧张关系。
据《华尔街日报》周五报导,拜登政府准备最早下周提高对中国清洁能源产品的关税,其中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将从25%升至约100%。
更高的贸易壁垒将使中国维持对欧美的市场份额变得更加困难。欧盟领导人正在考虑根据新的反补贴法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和风力涡轮机征收高额关税,这可能会关闭汽车制造商比亚迪等中国公司的利润丰厚的市场。
中共党魁习近平本周访问欧洲时,无视西方领导人的担忧。他表示,中国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
针对美国可能对华加征电动汽车关税的消息,中共不但不查找问题所在,反而誓言要反制。
国内融资7年来首次下降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周六发布的数据,4月份社会总融资规模增量(一种广泛的信贷衡量标准)环比减少了近277亿美元(2000亿元)。这是自2017年开始提供可比数据以来,该指标首次出现下降,反映出融资活动的收缩。
4月份货币供应量M1(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和部分企业活期存款)同比下降1.4%,这是商业活动低迷的迹象,这是两年多来首次下降。家庭中长期贷款(抵押贷款的代表)4月份萎缩,反映出房地产市场疲软。
企业新增中长期贷款较上年同期减少,凸显投资需求疲软。
综上所述,支撑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出口是加量不加价、融资是7年来首次下降、房地产仍然未触底,短期看,经济复苏之路仍很艰难。
责任编辑:李天琦